陳天權:由廣福義祠到東華醫院
香港開埠初期,上環是華人聚居地方,當中有很多單人匹馬從內地來港謀生。在人地生疏的環境下,他們除了依靠同鄉或同業幫助,還會祈求神靈庇佑,因此廟宇在華人社區成為重要的場所。上環最早出現的廟宇並非荷李活道的文武廟(1847年),而是已消失的城隍廟(1843年)。緊接文武廟落成的有廣福義祠(1851年),其後它催生了東華醫院(1870年)的誕生。
華人慈善機構
今天行走上環,仍可見到文武廟、廣福義祠和東華醫院等早期成立的廟宇和機構。它們扮演不同角色,為華人解決生前死後的種種問題。
文武廟以西的太平山街,當年是人口稠密的社區,有不少居民身故,因無親人善後便草草被埋葬在附近地方。1851年,譚才等14名華人行業代表以坊眾名義向港府申請撥地,集資在太平山區興建廣福義祠,供奉「超度地獄眾生」的地藏菩薩,為先友殮葬及設置靈位,坊眾稱之為「百姓廟」。
但其後因缺乏管理,廣福義祠淪為貧無所依的人棲身地,更有死者和垂危病者置身其中,等候代葬,令義祠變成衛生環境極之惡劣的收容所。1869年,署理總登記官李思德(Alfred Lister)發現這種仿如人間地獄的現象,經本地英文報章報道,旋即引起港府以至英國本土關注,結果當局下令沒收義祠。
早年華人對西醫缺乏信心,又負擔不起住院費,因此不願到國家醫院求診。廣福義祠事件發生後,港督麥當奴(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聯絡一班有聲望的華人領袖,發起籌建中醫院,以中醫藥免費治療貧病華人,促成東華醫院成立。
當局在廣福義祠附近批出一塊華人葬地作為院址,又從賭博牌照收入中撥出11萬5千元,再加上華商籌得的4萬多元,足夠建院費用和營運開支。1870年麥當奴親臨為東華醫院奠基,兩年後又到來主持落成典禮。當年的奠基石現在仍擺放在東華醫院主樓門外,見證這所機構的悠久歷史。
東華醫院成立後即接管廣福義祠,繼續為無人認領的死者設立靈位,病患者則改由東華醫院接收。東華不單是一間贈醫施藥的醫院,還為窮人施棺殮葬、遣送流落異鄉的華人回鄉、拯救被販賣或拐帶的婦女,以及將先人遺體運回家鄉,儼如中國傳統的善堂。服務範圍亦不限於本地,還伸展至海內外。
廣福義祠重修
1894年太平山區爆發鼠疫,蔓延全港。東華醫院受到殖民地醫官的嚴厲抨擊,認為衛生設備不足,導致傳染病散播。有醫官更建議關閉東華,但港府考慮到另建一所西醫院成本高昂,決定將西醫引入東華醫院。此事成為了東華變革的轉捩點,而華人亦開始接受西醫治療。
為了杜絕鼠疫,當局夷平太平山區,廣福義祠也因此重建,1895年(光緒乙未年)落成。門額改寫「廣福慈航」,門聯為:「新廟慶初成,福澤長留,允合華英同作頌;舊基雖已棄,典型尚在,好偕俎豆共輸誠。」屏門有一副由進士梁芝榮書寫的門聯:「菩薩眉低也,任人寰安落魄;檀那力廣權,將佛地妥游魂」,說明了義祠的功能。
1878年保良局創立時,獲東華醫院借出「平安」、「福壽」兩樓作為辦事處和收容婦孺之所。其後獲救婦孺增多,政府批准保良局使用廣福義祠以西地段,以解決婦孺居住問題。甲午年(1894年)東華醫院總理盧文瑞等人在義祠重建時立石於正門,記載借地之事。
義祠建於高台上,共有三進。正殿主神除了地藏菩薩,1991年還加入灣仔濟公廟的濟公活佛。第三進如同祠堂的祀廳,放滿密密麻麻的先人靈位,共1,750個,連同另一房間的600個,合共2,350個。
經歷逾百年,廣福義祠已變得殘舊。今年4月東華三院為義祠重修,更換屋頂木樑、清潔神像、翻新神樓及修補廟頂脊飾。另外更換靈位的木框架,讓先人有安居之所。今年10月10日完成開光,隨即開放給善信參拜。最大的變動是拆去廟前的上蓋構築物,重現原來開揚景貌。
距離廣福義祠不遠的文武廟,在社區中分擔另一角色。開埠初期,華人抱有「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的心態,倘遇錢債爭執或是非仇怨,寧可到廟宇誓願,也不驚動官府。1847年,華人領袖包括盧亞貴和譚才等人集資興建文武廟,除了是宗教場所,也作為仲裁之地。遇有糾紛的人士會攜同公雞在神靈面前「斬雞頭,燒黃紙」,讓神靈判決。
文武廟為兩進式建築,正殿供奉文昌帝君和關聖帝君,前者保佑人們讀書進步,後者被視為忠義的代表。文武廟西鄰其後增建列聖宮(約1851年)和公所(1862年),兼具議事功能。早年的華人領袖亦倡議辦學,在文武廟東鄰設立中華書院,1880年由東華醫院的義學取代(今東華三院李西疇紀念小學舊址),開啟平民教育之先河。
1908年港府頒佈《文武廟條例》,把文武廟及其所屬廟產移交東華醫院管理,廟宇收入撥捐東華作慈善用途。文武廟原有的議事和仲裁角色亦交由東華總理負責。1983年東華將「神威普佑」牌匾移至文武廟屏門懸掛,該牌匾是1879年光緒皇帝表揚東華紳商籌款賑濟華北大旱災而御賜的。
文武廟曾是一組集合宗教、議事、仲裁和教育於一身的建築群,201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東華醫院過去是華人社會與殖民地政府的溝通橋樑,在社會上具有重要角色。今天東華醫院主樓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廣福義祠屬二級,連同前棲流所(今為職員宿舍)及薄扶林大口環的東華義莊(二級歷史建築),反映了華人的早年生活和東華的慈善工作,是香港甚至世界上罕有的文化遺產。
其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