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親不相愛】李美:欲哭無淚 極灰暗、極絕望的親情片

2018-04-13
 
AAA

v1.jpg

顧名思義,《雙親不相愛》是齣親情悲劇,英文名《Loveless》則講得更絕。比較而言,如果說《玩轉極樂園》是賺人熱淚的溫情片,裡面還色彩斑斕、充滿生機(即使談及地府和亡者);《雙親不相愛》則是極灰暗、極絕望的悲情片,裡面那種欲哭無淚的氣氛,正是本片最大特色。

《雙親不相愛》乃獲奧斯卡提名最佳外語片的俄羅斯代表;綜觀全片,就有種莫名的俄式愁雲慘霧,肅殺得使人窒息。事實上,一個故事的角色、劇情固然重要,但最重要兼最難寫的,其實在於氣氛方面,這才真正考驗功夫。作為一齣歐洲電影,本片節奏相對較慢,不似荷李活娛樂爽片充斥視覺震撼,觀眾入場不久便可體會那種「慢」,看不慣及睡眠不足者難免有點昏昏欲睡;即使去到後來高潮階段,劇情推進速度依然不快。然而,電影氣氛就是藉此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導演很好利用許多不同元素,成功營造出一種獨特的俄式冷漠感來--於此背景下,故事和角色才可以有最佳的舞台發揮,而這也是本片晉身奧斯卡外語片五強的最大主因。

 《雙親不相愛》縱是齣親情片,但好大程度上,本片稱不上老少咸宜,只較適合家長收看,子女誠宜敬而遠之。當然,電影被列為三級片,片中的不少裸露鏡頭,便不適宜未成年人士收看了;惟更重要的理由,乃本片對孩子來說實在太過沉重,負能量氛圍亦太過濃烈--畢竟,要小朋友看一個「Loveless」的世界,到底是太過殘酷了吧?關於「雙親不相愛」這個議題,如何反過來做到「相親相愛」,波還是在成人那邊的。

 

(注意!以下完全劇透)

v2.jpg

《雙親不相愛》的故事很簡單,主要講述一對離婚雙親及兩人俱不愛的「孤兒」。裡面涉及的「Loveless」,基本脈絡可分四個層次:無時恨、有時厭,初初感覺澎湃、過後慢慢淡忘--極灰暗、極絕望的氛圍,由頭到尾均籠罩著上述劇情發展,由始至終亦籠罩著各個主角心窩。

電影開首以俄羅斯樹林雪景入鏡,連續地一共剪輯多達十個鏡頭,菲林裡只見白雪紛飛,沒有半個人影與人氣,加以突然放大的驚心動魄配樂,便已開宗明義帶出本片的肅殺主調。

之後故事主人翁男孩Alexey(Matvey Novikov飾)登場,他先孤寂地步出學校(而非奔出),再百無聊賴地穿過樹林返家(途中把綑有彩帶的枯枝拋上樹梢),繼而被母親形容為整天只懂哭哭啼啼,又在客人睇樓時表現極之反叛......一路看來,觀眾心裡難免嘀咕,這張擁有天使臉孔的男孩,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電影很快開估。當鏡頭突然透露Alexey躲在廁所門後,偷聽到父母為離婚吵架兼誰都不想撫養他,他在陰影下哭喪自然不難理解。翌日Alexey草草吃過早餐獨自外出,事後回想才驚覺,原來這已是他最後一次在電影裡出現,也是他人間蒸發前的最後一次出現。

如斯簡單幾幕,已將故事主人翁的背景性格交代一清二楚,兼而為整齣電影奠定格調,這位「主角」更被安排從此絕跡銀幕,本片編導的藝高人膽大,實在使人讚嘆。

當中,導演還透過許多元素,來反覆兼細緻地刻劃氣氛。除了上述樹林雪景所帶出的冰冷感,電影在光影色彩的運用也突出了陰暗感,好像主角們都愛在黑暗中一人玩手機,而且俄羅斯國旗下的學校亦充滿水泥僵硬感,窗外景物都是一片荒蕪以至荒涼,就連電台電視裡亦總出現使人鬱結的新聞,再加上各人互不關心、甚而針鋒相對的態度......凡此種種,皆予人一種尚處於鐵幕蘇聯的感覺,而人與人之間更是這樣「Loveless」無情。這感覺,往後還會不斷強化;導演時刻都沒忘記,要不斷地強化這個調子。

來到中前段,電影逐一展開父母二人離婚背後的「各自各精彩」,以解釋這個一家三口為何「Loveless」的底因——原來父母不單不再相愛,雙方背後更加各有情夫情婦,而且早就發生關係,甚至已經播下新種。有謂貪新忘舊,夫婦二人似乎都各自忙於組織新家庭,以致竟然將舊家庭的「留守」Alexey棄之不顧,都寧願在情人家而非自己家過夜。為人丈夫的Boris(Aleksey Rozin飾),雖因離婚一事而深受工作及宗教的壓力困擾,畢竟在俄羅斯這非簡單簽個字便成,一切並不是那麼自由及無拘無束,戲中更經常有意無意地凸顯他的婚戒;可是,這仍無阻Boris情慾橫流,戲中就同樣凸顯了他跟他的大肚情婦的激情床戰。至於為人妻子的Zhenya(Maryana Spivak飾)?她也好不了多少。與情夫「撐枱腳」時,Zhenya便主動在枱底挑逗對方,後來兩人當然亦有雲雨一番。

當夫婦後知後覺,原來他倆各自尋歡之際,兒子Alexey已經失蹤多時,稍後並逐步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劇情推進無疑有了重大突破。這一節中後段相對很長,搜索過程便佔了戲中好大部分。

值得留意的是,本片並無轉向懸疑片套路,劇情重點依然圍繞「Loveless」一字,並進一步集中講述夫妻二人的矛盾,以及回應伏筆交代兩人跌入「Loveless」窘局的前因和後果。尋子期間,兩人在車裡為了瑣事爭吵,男司機還將女乘客棄諸荒野公路,無疑是兩公婆矛盾的極致表現。至於何謂前因後果?就是那一句:無時恨,有時厭,初初感覺澎湃、過後慢慢淡忘,俗語即是「追不到是寶,追到後變草」,這不僅適用於男女關係,也適用於生兒育女方面。Alexey外婆雖則一副大媽模樣,可是薑始終愈老愈辣:就連Zhenya也不得不承認,一方面,她完全批中了Zhenya擇偶和產子的不成熟,另方面,這也令Zhenya反思看穿了,Boris的甜言蜜語只是信口雌黃,結婚後和子女出生後必終變臉,而Boris也是被她說中而老羞成怒攆她出車。

v3a.jpg

到底何謂「愛」?「愛」可以是燒煙花般激情,好像Zhenya和Boris亦跟其情人浪漫一時;可是,「愛」倘不能夠爭取細水長流,而僅是貪圖一時之快,最後難免會跌入「Loveless」惡性循環。此外,純粹靠「利益」或「責任」維繫不致離婚或棄子(Boris的工作、Zhenya的母職),但彼此之間卻無半點「愛」的存在,這段關係(親情)也注定不健康、難以長久。某程度上,電影僅將問題帶出,而沒給予明確答案,或者可嫌美中不足......悲情片的定位,雖然決定了電影終極路向,但這也很好為電影定調,即旨在道出俄式極灰暗、極絕望的欲哭無淚境界,假若提供答案則恐怕會扭轉定位;故此,電影的悲劇結局,其實不比一般大團圓結局差。

這個中後段搜索過程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編導不厭其煩地交代搜索工作——觀眾難免要問:是不是太慢太多太長太悶了呢?可以說,這部分是本片高潮,尤其一而再地好像看到尋獲Alexey的眉目,包括去廢墟「秘密基地」、以至相約去「認屍」等等;不過,這段「高潮」還是相對平淡,緊張有餘而刺激不足——為甚麼?如前所述,因為電影一直都在塑造灰暗感、絕望感,所有希望到底都是絕望,所有亮光始終還是漆黑。隨著時日不停推演,Alexey的失蹤愈似悲劇收場,而漫長的搜索正好強化此點,一切便正如斯磨滅意志、磨滅人心!事實上,許多場景例如公路、廢墟、森林等等,都是依舊的一片荒涼和缺乏人氣;俄國警員與義工們的對比,以及過程中經常穿插的負面新聞,亦同樣令人意志消沉。

去到結局,這部分無疑相對很短,因為如前所述,一切電影要說的東西,都在前段部分清楚交代了,所以來到最後階段,一切只屬印證伏筆的收尾。首先,兩夫婦分別開展了新家庭,但終歸逃不過「Loveless」命運,彷彿在俄羅斯的國度裡並不存在「愛」。故事主人翁Alexey則繼續杳無音訊,可是,這反正都不重要了,因為無論他存在與否,都彷彿已形同是不存在了——他不再活於他的房間,也不再活於父母心窩;他所遺留於世的,就只有電影開首那枝拋上樹枝的垃圾。他本人,在父母心裡,也許同樣是件隨便可棄的垃圾吧?這點跟《玩轉極樂園》的「不存在因為甚麼?」的哲學命題相似;Alexey的不存在,與其說是他主動離家出走所致,不如說是從被父母拋棄的一刻已被動開始。甚堪回味的,還包括那件樹梢上的「垃圾」:即使彩帶貌似自由飄揚,但它終歸被綑在枯枝。

說到底,Loveless是萬惡根源,也是一個人性惡習。作為成年人,既應成熟地選擇伴侶,更應成熟地作出生育抉擇——始終稚子無罪,請不要禍連下一代!相信這是本片對世人的當頭棒喝。對港人來說,生兒育女卻毫不愛惜,甚而竟然虐待致死,固然是其罪當誅;但過猶不及,過份溺愛同樣潛藏問題——較諸俄式無情,相信這個題材的電影,或更適合時下虎爸虎媽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圖片:《雙親不相愛》劇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