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屋」展出舊式板間房 面積大小通風度勝現時劏房

2018-05-11
 
AAA

成功保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舊唐樓,以及守望相助唐樓文化的灣仔「WE嘩藍屋」,最近復修一個600呎單位,建成「舊物敘述空間」。該空間將當時八個家庭擠在一個單位內的板間房和柴房還原,向公眾開放,並推出兩個復古地道港味小食店街面舖,包括「時間關係」甜品店和「本地薑」素食店。

負責「WE嘩藍屋」項目的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說:「我們不僅復修藍屋建築群,還復修舊唐樓的社區文化,令這裡成為灣仔新景點。」現時每月逾5000人到訪藍屋,感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舊唐樓的人情味。

1431224.JPG

■藍屋新開的「舊物敘述空間」,還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板間房。

藍屋建築群是典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舊唐樓,當時每個單位都會分隔成多間板間房,空間其實比目前本港盛行的劏房大及通風透氣。

藍屋真實地還原當時板間房的架構,當初復修單位時,將三百多件藍屋舊物,包括幾十年前的蟲蛀衣物、佈滿霉菌的當年舊器具,及每塊木板都編號保存,單位復修完畢再原樣裝嵌。現場所見,單位被木板隔成四間木板房,走廊放置兩個鐵架雙層床,木板房上方還被間隔成三個閣樓。

這是當年典型的間隔方式,供八個家庭共住。靠近門和窗的兩間木板房租金最貴,其次是中間木板房、閣樓和雙層床。八個家庭僅靠布簾相隔,毫無私隱可言,卻令彼此有機會親如家人,守望相助。

復修單位沒有浴室和廁所,而有一個數十平方呎的柴房,八個家庭在這共用的柴房內,使用各自的「火水(煤油)爐」煮食,及使用各自的鐵製面盆洗衣、洗浴。

無廁所設計 清晨倒「夜香」

導賞員說:「當年的唐樓都沒有廁所設計,居民都使用各自的『夜香』器具。每天清晨有專人在街邊推車收『夜香』,居民就把各自的『夜香』送下去。當然復修後的單位都安裝了現代化的廚廁和浴室。」

復修的兩間小食店「時間關係」和「本地薑」由兩間社企負責經營,只賣全有機食品,基本使用本港天然食材,及聘請灣仔老街坊。

■李玉芝(左)和阿華展示藍屋新開小食店全有機食品。香港文匯報記者殷翔  攝

李玉芝解釋,設立這兩間小食店不僅復原當年地道港式小食風味,還希望復原當年的純天然食品,希望提倡天然健康的飲食文化,及支持本地生產及生態種植。

「時間關係」的店員阿華在灣仔住了20年,之前已有十幾年沒有工作,現在子女長大了,決定重投社會工作。她說:「我很喜歡藍屋的人情味,而且我和女兒都喜歡這裡不加白糖和人工調味品的甜品。」

(香港文匯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