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港英政府從不靠填海造地?坊間為何有人造謠?

2018-06-12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sea1.png

沙田新市鎮是由填海得來。(財政司司長網誌圖片)

自特首林鄭月娥上任以來,成立了「土地研究小組」,近來還正式展開「土地大辯論」,預計還要等到本年度十二月,小組才會向政府提交報告作總結,即至少再拖延十八個月。此外,報告又不一定是政府的結論,政府內部肯定要再辯論,又未必能有共識。縱然有共識,還要具體落實細節,實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香港從來不靠填海造地?

暫時,坊間對「土地大辯論」的迴響不算大。或許,自從經過幾年以來的政治爭拗,市民已感到疲累,儘管力阻土地發展的政客喊得聲沙力竭,把政府找地建屋的諸般建議都狠批,但普遍市民的反應都十分冷淡。

可是,媒體上有一些聲音,似乎仍不停為這些政客造勢。其中,居然有評論指,「填海造地」的選項絕不可取,還指出香港從來不靠填海造地。評論認為,從來香港發展新市鎮的土地,主要還是靠「收購農地」而來,「填海造地」根本起不了作用云云。

香港市區主要用地,不少皆來自填海

其實,只要在網上翻查一下資料,便會知道這番言論實有誤導之嫌。自開埠以來,香港平地不足,從來都十分依賴填海。百多年以來,港英政府的填海工程,對香港社會的發展可謂影響深遠。據網上資料顯示,至2013年3月為止,香港從填海而獲得的土地面積超過67平方公里,佔香港土地總面積大約7%。而且,填海土地上容納了27%的人口及70%的商業活動。請參閱以下地圖,灰色部份為透過填海所獲得的土地:

cc.png

圖上清晰可見,香港島、九龍區等主要市區地段,亦即沿岸的大部份平地,都是靠填海而來。值得注意的是,連沙田新市鎮的不少地段,也多是填海得來。網上居然還有人說沙田等新市鎮,並不是靠填海而來!總的來說,「填海造地」又怎會不是港英政府的重要選項之一呢?

港英政府,自開埠以來已填海「上癮」

自1842年起,即中國被迫割讓香港後的第二年,港英政府已進行了一次非正式的填海計劃。當時,港英政府於中環興建道路,並產生了大量沙石。政府為避免要把沙石搬運至其他地方,便直接把之傾倒進維多利亞港裡,成為香港第一幅填海土地。港英政府還把該土地分段賣出,獲利甚豐。

原來,如今港人紛紛發聲力保的「維多利亞港」,還立了法例保護,當年英國人居然帶頭破壞!而且,嚴格來說,那次填海活動,不過是他們不想搬走沙石,所以直接倒進海裡,即「亂拋垃圾」而已。

及後,港英政府似乎「上癮」,開展一系列填海計劃:

1. 1852的《文咸填海計劃》:填海位置為上環文咸東街一帶,目的是進一步增加上環的市區發展面積,以興建香港政府部門及港口設施。

2. 1860年代至1900年代期間:港英政府進行了一系列填海工程,使香港島北岸西至堅尼地城,東至銅鑼灣,憑空製造了不少土地,可算是粗定了港島市區土地之雛形。

3. 1876年:在九龍半島方面,大多的填海為私人進行。這是由於港英政府正集中發展香港島北部,對九龍的土地需求不多。其中,油麻地擁有地段之業主,自行進行填海工程,成為今日新填地街一帶。

4. 1914年:於尖沙咀梳士巴利道以南填海,以興建尖沙咀火車站之路軌。

5. 1920年代:港英政府還於灣仔再進行一輪填海工程,擴建了港島市區。

6. 1930年代:儘管九龍一帶的填海,多由私人負責,但港英政府於1930年間,亦接手當時「爛尾」的填海工程,以興建啟德機場。

7. 1950年:於城門河畔由某商人負責填海,以興建沙田墟住宅區。同年,港英政府亦把銅鑼灣避風塘部份地段整平,於原址興建維多利亞公園。即現在港島市區的一大片休憩緣化地,亦是由填海得來。

8. 1950年代至1960年代:港英政府於柴灣與小西灣、觀塘工業區、啟德機場、及紅磡灣等地區進行多次填海工程。及後,港英政府拋出「新市鎮發展規劃」,亦開始在新界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

9. 1966年間:港英政府於青山灣填海造地。

10. 1970年代初:港英政府於荃灣、醉酒灣(即現在的葵涌貨櫃碼頭一帶)和沙田新市鎮等地區,都有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

11. 1970年中至1980年代:港英政府在香港島及九龍亦進行了很多填海工程,工程的範圍更廣,不只限於維多利亞港之內。例如,香港島南部的香港仔、鴨脷洲及鋼綫灣(即現在數碼港一帶)等,都進行填海,以興建住宅。

12. 1980年代初:於地鐵港島綫興建期間,港英政府在港島東進行了多項移山填海的工程。其中包括:夷平了康山,並在太古城、西灣河、筲箕灣至杏花邨一帶的海面填海。填海所得的土地,主要用來興建東區走廊、東隧及住宅物業。除住宅外,亦有一些填海計劃,是為了發展工業的,例如是1985年月間落成的大埔工業邨。

13. 1989年:港英政府公布了《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其中,填海計劃當然包括赤鱲角新機場、北大嶼山新市鎮和西九龍的商住豪宅項目等。

14. 1990年代初期:政英政府亦建議,在中環、灣仔、九龍灣、紅磡灣、昂船洲、青洲、交椅洲及竹篙灣等進行填海,其中,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最後被落實。

總的來說,自開埠以來,港英政府基本上是「填海上癮」,不少現今市區內的住宅、商業和工業用地,皆由填海得來。重點是,儘管港英政府尚有其他「造地」方法,例如是發展郊區或收購農地等等。可是,即連新界之新市鎮的發展,亦離不開填海。原來香港山多而平地少,縱然收購了農地,發展了郊野公園,最終亦不得不依靠填海手段擴充用地,或移平地段,連結原本分隔開的空地,最終才能有效規劃,持續發展。填海的土地雖只佔全港土地的7%,卻是香港土地發展的命脈所在。

港英政府何時不填海?

一直等到回歸之前兩年,社會間忽然才興起了「反對填海」的聲音。當中,以1995年才正式成立的「保護海港協會」最廣為各界人士所認識。於1996年間,「保護海港協會」發動「保護海港簽名行動」,聲稱獲得17萬名公眾簽名支持,逼使港英政府擱置青洲填海計劃。其後,該會於同年6月呈交《保護海港條例》,還收集了超過148,000個簽名,遞交給末屆港督彭定康。結果,港英政府從善如流,於1997年6月,即回歸前的最後一刻,才通過該法例。該條例列明「海港須作為香港人的特別公有資產和天然財產而受到保護和保存」。

及後,於2004年,「保護海港協會」甚至成功挑戰香港政府,在終審法院推翻政府灣仔北填海計劃。香港法院作出宣判時指出,進行填海需要符合三個原則:

1. 有迫切及凌駕性的當前需要(包括社群的經濟、環境和社會需要)

2. 沒有其他可行方法

3. 對海港的損害減至最少

政府為市民覓地建屋,居然受制於法院。當然,香港法官不以民生福祉為大前提,只會以法律條文判案,無視香港市民的住屋需要。這個「金剛圈」何時套在香港頭上呢?原來卻是回歸前的不足一個月。英國政府在港執政的156年間,從來沒有愛惜香港的維港,卻在臨走前的二十多天,才通過這個法案?

在香港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只有161呎的情況下,農地又被地產商囤積居奇,難道填海便沒有迫切性?如果法官認為有其他「可行方法」,為何回歸後,香港的土地問題越見嚴峻?為何整個海港都要受保護?難道連海港外圍的地方也不能善用?此外,只是維港受法例保護而已,卻為何連填海造新市鎮的工程都大幅縮減了?

總的來說,港英政府從來都依靠填海造地,直至臨走前一刻才通過保護維港的法案。「有心人」又何必造謠,硬要說香港從不依靠填海造地?卻偏要人家集中討論地產商手上的農地不可呢?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英治時期,政府成立「土地供應特別委員會」,由行政局首席議員鄧蓮如主導,官員無不努力配合,次次達標。港英政府在7、8年內完成新機場有關的十大工程,其中涉及大量工程和土地,也沒有人說是個奇蹟。這證明了,就算在現有的體制下,及時解決土地短缺問題並非不能也,是不為也。政府急的,不應是為幾萬個家庭改善他們幾年後的居住環境,而是大力造地,充分利用現有的土地。

    邵善波  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