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仁諺:一個港人對馬克思的解讀
中國贈送馬克思雕像在德國特里爾揭幕。(新華社)
編者按:馬克思對中國近現代的歷史進程有著深刻的影響,但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知之者不多。對馬克思主義有深入研究的香港學者,更是寥若晨星。本文是一個土生土長香港青年對馬克思的看法,乃一家之言,讀者諸君自有評判。
今年五月五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為馬克思舉行最隆重紀念儀式的,不是哪個西方國家,卻是中國。五月四日,北京舉行了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習近平形容馬克思為「千年第一思想家」,並就馬克思思想的價值發表了約半小時的演說。
也許有人認為,當代中國引入了市場經濟、股市、民企,把自己同化於世界資本主義國家的行列之內,已然拋棄了馬克思主義,所謂馬克思主義極其量只是共產黨祖先留下的一面陳舊招牌。
不過,夏仁諺認為,中國緊抱馬克思主義不放,是歷史的必然而非偶然,蓋因中華民族古來就重格物,好實踐,求大同,與馬克思主義要義不謀而合。
一來,馬克思提出歷史唯物主義,摒除唯心主義哲學的虛幻,務實地考察社會物質生產,符合中華文化格物傳統;二來,馬克思提出以行動改變社會,符合華人歷來喜愛身體力行以建基立業的習慣;再者,馬克思預期世界最終消除私有制與階級對立,符合華人的大同世界理想。所以,除非中國人不曾接觸馬克思,否則中國人與馬克思一拍即合,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事實上,假如中國真的已經揚棄了馬克思,我無法想像為何我到內地旅行,只要一元便可以搭乘一趟公車,也不明白為何國企電力公司和煤炭公司時刻要為降低電費而聽從發改委指示讓出盈利以控制價格。
夏仁諺在國內大學進修六年,憑好奇心踏出了一般港人的意識形態禁區,大膽閱讀了好些馬克思著作,又讀了國內學者對於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看法,得出了以下關於馬克思與中國的一些看法。
一、 馬克思主義是否仍然有效?
馬克思主義的有效性,很難周全地評價,因為馬克思在世時寫作量極大,中共由1956年開始編譯中文版,譯畢全套馬恩全集共50卷需時27年,1986年起以原文重新編譯第2版,至今還未完成。那麼,當我們想要評價馬克思主義的時候,就有一個難題攔在我們眼前──我們想要評價的馬克思主義,到底是馬克思說過的哪一句話?
一般人認為,馬克思主義的中心思想,就是資本論、歷史唯物主義以及馬克思的革命理論,這可以理解為狹義的馬克思主義,但實際上,馬克思主義包括了馬克思這位思想家一生人全部思想的總和,這是廣義的馬克思主義。想要公正而周全地評價馬克思主義,首先要求讀懂資本論以及馬恩全集,但相信世界上沒幾個人真有這種能耐。
正正因為馬克思的思想太過豐富,追隨者各取所需,並且按各自的處境和信仰對馬克思做出詮釋,造成在馬克思主義名下出現眾多的思想流派和政治體制。
在政治上,馬克思主義先後產生了第一國際至第四國際,也產生了多個社會主義國家,包括解體前的蘇聯與好些歐洲國家,以及現在的中國、越南、古巴等國。這些國家所實踐的馬克思主義都不盡相同。學術上,馬克思主義啟發了專事社會批判的德國法蘭克福學派以及馬克思女性主義。
由於馬克思主義內容太過豐富,追隨者多,要把社會發展的失敗歸咎馬克思很容易,因為任何馬克思主義追隨者的失敗,大概都可輕易怪到老馬頭上。然而,這並不表示馬克思的思想沒有價值。我們反倒要問,為甚麼馬克思主義能吸引如此多的追隨者,在他逝世後仍矢志實踐他的理論?
二、 馬克思所做:關懷、革命與思想遺產
馬克思在世時,適逢歐美工業革命後期。他親眼所見的社會狀況,是生產力上升了,人口也增加了,但工人並未因此獲益,民眾反而被剝削得更加淒慘。狄更斯小說《孤雛淚》,寫孤兒奧利弗在社會流落和當童工的悲苦生活,那個社會背景就是馬克思所在的時代。
那個時代,資本主義與大工廠取代了封建社會與莊園,莊園解體了,農奴不用再侍奉貴族領主,所以自由了,但馬克思如此形容這些人:「他們自由得一無所有」。一般人的生存處境,並沒有因為工業革命而變好。在當農奴的日子,農奴尚可食用自己親手耕作的食物,但當上了工人之後,工人連自己所生產的商品也買不起。馬克思稱工人的這種勞動為異化勞動。
工業革命發生後人們現實的生存處境,成為了馬克思理論的主要分析對象。馬克思曾經寫道:「自由王國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規定要做的勞動終止的地方才開始……工作日的縮短是根本條件。」 這一句話所提出的,是他幾乎全部寫作的最終目的──讓勞動者能夠為自己而不是為了他人而活。大概,馬克思寫作大半生,寫下每一隻字的時候,心裏想着的,都是在他眼前勞動着的人們吧。
馬克思設想一個勞動者毋須為外在目的而辛勞的世界,但他發現這種世界雖然可能,但因歷史條件未滿足,當時並不存在於現實。原始社會生產水平不足,人們食不飽穿不暖,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水平提高了,但生產關係出現異化,工人受到剝削,兩種社會都無法成為烏托邦。
假如,馬克思的思考停在這兒,那麼他就只是一名哲學家而已,因為他只是用哲學語言說明了人生存在世為何如此遭殃,卻不能改變世界。可是,馬克思不滿足於此,他推算資本主義社會盲目追求利潤,最終將要產生階級對立、生產過剩等問題,並瓦解自己,具體上出現工人革命而改變社會。為此,他與友人恩格斯四出尋求盟友,一直伺機等候資本主義瓦解。可惜的是,資本主義瓦解的時機,並沒有在他有生之年來到。
事實上,1929年,美國曾經發生極其嚴重的經濟大蕭條,並引起全球經濟危機,其起因正是工廠生產過剩,工人買不起商品,令大量商品失去價值,可謂應驗了馬克思生前的預言。
今日,無論是資本主義商業世界,還是奉行社會主義的國家,無一不在馬克思曾經預言過的社會矛盾之中掙扎着──既要維持利潤,但又要維持市場的可持續性,也要防止階級矛盾爆發。如果沒有馬克思提出的概念和理論,為政者又能憑甚麼來思考社會所面對的危機?為此,中國很多大學仍設立必修政治科,要求大學生懂一點馬克思主義,絕對用心良苦。
三、 中共與馬克思的關係
中共稱馬克思為導師,說明了中共與馬克思之間的關係。老師與學生,是一種承傳關係。學生看見老師有自己所無的博學和功底,才來拜師學藝,老師則倚賴學生把自己所學發展並延續下去,迎向未來。兩者是二者為一的依存關係。
評價馬克思,必須公平一點,實際一點。馬克思雖然是一名天才級思想家,但他的思想材料仍僅限於他所身處的19世紀的歐洲,生命苦短,他看不見自己離世後的歷史發展,看不見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看不見兩次世界大戰,看不見美蘇冷戰,也沒有機會走進互聯網年代玩玩手機,也無法以我們今日所知的歷史進行分析。假如馬克思仍然在世,相信他今天定必使用新的歷史材料繼續寫作,不斷修正和發展自己的理論吧。
老師不在世,學生繼承其研究工作,天經地義。在德國,法蘭克福學派學者仍然在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發展批判理論,指出現代社會的不足與出路,但他們所做的只限於學術批判。替馬克思把未完成的社會實踐工作做下去的第一把手,卻是中國。
中國領導人發展社會,採用了所謂的「摸着石頭過河理論」,這理論最早在1950年由陳雲提出,用以對付物價帶來的社會問題。為甚麼中國有了馬克思主義,還要「摸着石頭過河」?對此,鄧小平說過:「我們現在所幹的事業是一項新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幹過。」也就是說,中共領導人深深體會到馬克思主義與真實歷史發展之間的鴻溝,必要由他們一步一步去試行,以摸着石頭過河的心態來做下去。換言之,中國現在所做的,就是作為馬克思最忠實的研究伙伴,替他把未完成的社會發展實驗做下去。
事實上,馬克思研究的是人類社會形態,但他卻不曾擁有一個國家,因此他無法通過調整各種社會變項來驗證自己的社會理論。在全球約70億人口的世界做社會形態實驗,是一椿巨型的研究工作,個人做不來,只能由一個國家來做,中國正在做。
在習近平紀念馬克思的講話中,有這麼一節:「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馬克思一再告誡人們,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一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就是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們的後繼者們不斷根據時代、實踐、認識發展而發展的歷史……」
習近平重申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是開放的理論,並且必須隨實踐而發展。有人說,對於馬克思,西方在反省,中國卻全盤接收。此言差矣,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中國全盤接收並按實踐結果加以發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