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林:現今年輕人不思長進?報告指流動性大不如前
現今年輕人好像和上一兩輩的人格格不入似的,不論是生活模式、工作期望及態度、意識形態乃至政治取向等,廣大傳媒有意無意都渲染當中的不同。其中一個常見的矛盾點是,上一兩輩的人認為現今年輕人貪圖享樂,怕辛苦,整天只顧滑手機、打卡、消費;但年輕人則認為他們缺乏靈活變通的創意,十年如一日,非常死板。當今不少社會問題,都似能推到這矛盾中,例如貧富懸殊是因為年輕人不努力,年輕夫妻無家可居是因為不努力等等。但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這些問題的根源或許不是在年輕人本身,而是在社會乃至國際層次,像是在為廣大年輕人平反。
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更難向上流
根據報告指出,發達國家如挪威、丹麥和瑞典等,平均需要兩代至三代人就可以脫貧,得到向上流的機會。可是,在南非和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則需要長至九至十一代才能脫貧,缺乏上流機會的情況非常嚴峻。報告中有表列出多國人民脫貧需要的時間長度,中國名列頗後,需要七代人才能脫貧。
1975年天下二分 在此前出生脫貧機會大
報告中提到,1975年是一條分水嶺,在此前出生的人,有較多向上流的機會。相反,在此年後出生的70,80,90後等,要脫貧則比較上更困難。七八十年代,全球經濟以破紀錄的速度發展,發展前的資源本就分配較平均(大家資源都很少),社會上的機會也一時倍增,遍地黃金。基本上,只要肯努力,就有機會擠身中產乃至高上階層。例如,李家誠在18歲時已被提拔為業務經理。相反,現時更有點像是人浮於事,機會貴人卻賤。而且,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下,年輕人不得不增值自己,狂啃書籍,於18歲時還在為考試而苦惱,兩代人的成長環境有著天壤之別。
上一代以及政府應為下一代創造更平等的競爭環境
雖然缺乏上流機會看似是千絲萬縷的社會問題、全球各地共通的問題。但研究報告亦有提出建議,以增加社會整體的流動性,讓每個人也享有成功的機會,特別是最弱勢的一群。報告中有八個政策範圍的建議,我認為值得香港政府借鑒,以減輕香港的貧富懸殊及缺乏社會流動問題。第一,建立更佳的社會安全網,讓年輕人不至於朝不保夕,為了勉強應付生活而犧牲了創意、生涯發展及向上流的鬥志。貧窮除了是金錢和經濟上的限制,更是心理上的折磨。假如你為了應付高昂的租金、交通費、膳食費等開支,被逼成為「餐搵餐清」的月光族,不只生活上諸多制肘,更令你惶惶不可終日。你會擔心假如病了會否沒有經濟能力去治病,假如被裁員下月的租金如何打算,更遑論有餘錢消遣或旅遊。在這樣緊張的生活下,人是很難找到轉身的機會,只能成為工蟻般不斷日復日的工作至死。相反,假如社會上的支援更多,則有讓人喘息的機會,以圖後路或更上一層樓。支援可以包括便宜租金的青年宿舍、失業救濟、再培訓支助甚至全民基本入息等安全網。除此之外,報告亦提到政府應改善交通及城市的規劃。套用在香港則應該增加當區就業和改善交通、基建,特別是新界區,減低地理對向上流的限制。政府可以做的,就是領頭將比較後勤(Back Office)的部門移到地價較低的地區,帶頭推動新市鎮工作。最終,所有的措施皆應該指向同一個目的,就是將成功上流的門檻降低,創造更平等的競爭環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