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信》急症室知多D!
大部分市民在遇到突發意外或急病時,都會選擇到公立醫院急症室求醫,所以急症室往往是公立醫院最先接觸到市民的部門。然而,市民未必了解急症室是如何運作,心中有很多疑問︰急症室究竟如何分流病人?誰會先得到治療?誰又需要多等一會?市民可以知道每間急症室的等候時間嗎?
醫管局轄下18 間公立醫院均設有急症室服務,全部都是24 小時服務,除了天水圍醫院急症室在現階段是12小時服務,該院預計將於本年年底提供24小時急症室服務。為確保有緊急需要的市民能獲得及時的急症服務,所有急症室均實施分流制度,按照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而定治理的先後次序,而不是根據登記的時間。
當病人抵達急症室登記後,會先在分流站由一名具備最少一年急症室工作經驗及曾接受分流培訓的註冊護士,根據病人的病歷、病情及求診時心跳和血壓等維生指數,作出初步評估,再將病人分為「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非緊急」五類。分流為「危殆」類別的病人毋須等候,會即時獲得醫護人員治理; 至於「危急」及「緊急」類別的服務指標則分別在15分鐘及30分鐘內處理,至於一些非緊急的病人,他們可能需要等候較長時間。
不少市民經常會問︰「可唔可以在網上查到各間急症室的等候時間?」答案是可以的。市民可透過醫管局網頁www.ha.org.hk 、「醫管局與你」手機應用程式、急症室登記處的電視屏幕獲取急症室等候的參考資訊。不過必須注意︰這並不是實時的等候時間,而是按個別急症室過去數小時病人的最長等候時間統計出來,等候時間每十五分鐘更新一次。
另外,相信很多市民都有興趣多了解急症室醫生及和護士的工作。急症室醫生的工作包括搶救傷者、提供診治及檢查、進行緊急手術及處方藥物等,並根據病人的病情,轉介至相關的專科、門診或住院作進一步治療。而個別設有「急症科病房」的醫院,急症室醫生會在病人短暫住院的期間,適時觀察病人的情況及提供跟進治療。 另外,當有大型事故發生時,公立醫院急症室的醫護人員亦會按需要「外展」到事故現場,為傷者提供初步的診治並將傷者分流到適當的醫院接受治理。
除了醫生外,急症室分流護士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確保急症室能發揮應有的功能,讓最有需要(分類為危殆 / 危急)的病人能得到優先即時治理。除了分流工作外,急症室護士亦要兼顧其他工作,包括為病人量度生命表徵,包括血壓、心跳等,亦要為病人洗傷口、換喉、安排抽血、打針、X光等檢查及派發處方藥物予病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