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渤:橋的中國傳奇
時事短打 鮑渤
耗資逾千億港元的港珠澳大橋,昨天首日通車,來自中日韓、新加坡,港澳台的大約一百名記者,坐上專為媒體安排的「首航試搭」第一班車。
人活一輩子,過橋走路就像吃飯一樣尋常,所以沒有人太在意橋的存在。但跨橋體驗,仍讓記者們震撼、讚歎。除了體會到毛澤東當年「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豪情壯志,筆者還上了一堂關於橋樑的科普課。
這是粵港澳三地首次攜手打造的海上長虹,全長55公里,英國《衛報》稱為「新世界七大奇跡」。從香港到澳門或珠海的車程,從三小時減少到只有三十分鐘,繼西九高鐵開通,再次顛覆時空感觀。
媒體對大橋的報道鋪天蓋地。被譽為橋樑建造技術領域的「珠穆朗瑪峰」,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不僅僅是區域新聞。筆者所見,英國BBC、美國CNN、華爾街日報、德國之聲、日本Nikkei News的網站都把這條新聞放在頭條位置。
幾乎所有的國際主流媒體都在圍觀,當然有其道理。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全球最長跨海大橋。但「橋、島、隧」集於一身的港珠澳大橋,同時締造了多個世界第一,包括全球最長、最深的海底隧道。全球最長鋼鐵大橋,大橋主樑鋼板用量,相當於三藩市金門橋的4.5倍,或者10個北京鳥巢,60座巴黎的艾菲爾鐵塔。
內地自行研製並首次應用到港珠澳大橋,3000 噸承載力的「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可以抵禦8級地震、16級颱風、30萬噸撞擊。由此可見,前不久管理部門信心滿滿說大橋可以輕鬆通過「山竹」的考驗不是吹的,而是有數據的支撐。
關於造橋,中國人比世界其它民族似乎有更多的天賦,亦有更多的故事。據說最早造橋的是巴比倫人,時間是公元前6世紀,用料是柏木和松木,後來羅馬人開始用石頭。但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經過嚴密考證,在其著作《中華科學文明史》中宣稱,大約在公元610年修築的中國趙州橋,遠遠把西方橋樑建築科技甩在後頭,歐洲到19世紀中葉才出現類似趙州橋的敞肩橋樑。
歲月靜好,安坐在河北的趙州橋,存活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石造拱橋。梁思成在他的著作《中國建築史‧第五章 隋唐》稱之為「中國工程界一絕」。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把趙州橋與萬里長城並列,同為中國古代土木工程的巔峰之作。
但留意到專家說法,說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是120年」。趙州橋已經穿越時空超過一千四百年,至今完好無損,難道今不如昔?不知有沒有專家可以回答筆者的這個幼稚困惑。
再舉一例,已有800多年歷史的盧溝橋,是中國最大的多涵孔圓弧拱橋。元朝年間,走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意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對這一「燕京八景」大為著迷。「馬可波羅遊記」中大篇幅描寫可以為證,所以至今還有很多歐洲人稱盧溝橋為「馬可波羅橋」。
公元19世紀以前,石頭和木材一直是最重要的橋樑建築材料。工業革命開始後的1779年,世界上第一座鐵橋Ironbridge才在英國出現。至於現代混凝土(香港稱為英泥)在橋樑工程中的運用,從1860年才開始。大跨徑鋼筋混凝土橋樑,遲至20世紀才出現。
橋樑建設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窺見國運的盛衰沉浮。近現代中國積弱,百年來受盡西方列強凌辱,在橋建領域自然不會有什麼驚世之作。中共建政不久,開始有些佳作,包括1957年通車的武漢長江大橋、1968年通車的南京長江大橋。尤其是後者,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座完全不依賴外國技術而建成的現代橋樑。當時中蘇交惡,莫斯科撤回所有專家,但中國自力更生完成了那個時代的壯舉,成就真正的「中國製造」。
這麼一座橋,卻承載了整整一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南京長江大橋的海報,一直配以毛澤東的語錄「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水平」。這在當時不僅是政治口號,也是中華民族自信自強的世界宣言。南京長江大橋的圖像還常常出現在杯子、鉛筆、香煙盒和自行車上,成為中國現代化的符號。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走向深入的一個現象,是「超級大橋熱」。中國的建設者們在技術難度上不斷挑戰自己的同時,也在驚艷世界。我們知道,跨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橋樑技術水準的重要指標。近十年來,中國幾乎每年都在刷新世界橋樑建設的紀錄,世界十大拱橋、十大樑橋、十大斜拉橋、十大懸索橋,中國分別佔據了半壁江山或一半以上。美國CNN日前做了一個全球最長大橋排行榜,中國佔了八座。世界最高的前十座橋樑,同樣有八座落戶華夏大地,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橋樑之國」。
也許是巧合,從南京長江大橋到港珠澳大橋的啟用,剛好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雨。港珠澳大橋從開始「有想法」到開通,其實長逾二十年。原計劃是在2016年通車的,一直拖到今天,才畫上幾近完美的句號。歷時九年,九個工人喪生,二百七十多人受工傷。當中多少曲折,真是甘苦寸心知。
目前中國公路橋樑總數接近80萬座,鐵路橋樑總數已超過20萬座。筆者不是「厲害了我的國」的鼓吹者,但中國是世界第一橋樑大國的地位,應該是當之無愧的。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做過一個統計,基礎設施的建設,在中國經濟比重中佔約九個百分點,遠高於西方國家。在美國和西歐,基礎設施建設只佔經濟約百分之二點五,不僅「趕上」,而是超過「世界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