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上網電價的理想與現實

2018-11-01
高達
學研社成員
 
AAA

eco1.jpg

2017年4月25日,環境局與兩家電力公司簽訂了新一份「管制計劃協議」,在2018年後生效。其中中電的協議已經在今年10月1日生效,而港燈的協議則在2019年1月1日生效,兩份協議皆在2033年12月31日到期。這份橫跨15年的協議,從任何角度來說,都是一份非常長期的協議,而且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文則打算剖析一下,新協議當中「上網電價」的政策。

所謂「上網電價」政策,其實是一項鼓勵民間使用再生能源的措施。以香港的城市面貌,有專家認為,很多建築物其實可以利用作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例如村屋或學校的天台。兩電在新的協議中,答應會以高於市價,購買市民以再生能源所發出的電力。如此一來,既能增加香港使用環保電力的比例,又可以鼓勵市民自行環保發電,確實是一項設定理想的德政。

一間學校可滿足120人一年用電

根據綠色和平跟浸會大學亞洲能源研究中心所發佈的《香港中、小學發展太陽能的潛力與挑戰》,他們採訪的19間學校,若有一半的天台面積鋪設太陽能板,一年已可產生751個三人家庭一年所用的電量。以此數據推算,即是一間學校可以滿足118.57人的用電量。

回頭看教育局的數據,2017-18年香港有1,030間幼稚園,581間小學,506間中學,62間特殊學校,共是2,179間學校。即使不是所有學校都有自己獨立校舍或天台,只算1,000間,也可產生118,000人的用電量,佔香港1.6%的人口。這已是極保守的估計,因為香港空置的校舍其實很多,也有極多的村屋,非常適合用再生能源發電。也就是說,如果政策全面實行,隨時有2%的香港人可以完全使用環保電力。

設施成本太高令人卻步

可惜的是,這個數字遊戲固然很美好,但到了現實則是另外一回事。事實上,裝設太陽能板的成本頗高,動輒要十多二十萬港元。學校雖然可以申請環境及自然保護基金,但此基金的本意是資助學校安裝環保設施「作教學用途」。以綠色和平的了解,它甚少資助學校將半個天台鋪設太陽能板。如果學校想參與上網電價,多數要自己想辦法籌款。如果是來自基層的學校,只好望門興嘆。

此外,計劃的申請手續繁複,包括與教育局、建築署、房屋署和消防處等部門交涉。以學校的情況來說,即使是負責行政工作的老師,也不是進行這些項目的專門人才。以現時已鋪設太陽能板的學校經驗之談,往往需時數年才能完成。至於村屋業主,在則既無資助也無行政支援之下,究竟有多少人願意自掏腰包又要左頻右撲去支持環保呢?

正因如此,「上網電價」政策推出至今,反應並不熱烈。截至2018年9月底,兩電表示他們只收到五百多個申請。政府必須盡快簡化上網買電的申請手續,否則此一立意良好的政策,最終只會變得形同虛設。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