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焯芬倡市民參與 共商建設明日大嶼

2018-11-02
 
AAA

9a381d7f-4f33-4258-b949-0a6f897e1048.jpg

特首林鄭月娥的《2018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的願景,建議在中部水域填海1700公頃,而團結香港基金則倡議「強化東大嶼都會」填海2200公頃,珠海學院校長李焯芬教授是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委員會成員,也曾出任共建維港委員會主席,他建議仿效當年共建維港委員會的模式,納入包括「地球之友」、「長春社」等環保團體,共同商討填海大計。

李焯芬教授指出,團結香港基金的《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研究報告》只是一份智庫報告,不是政府的報告。「整份報告的內容、方針,(我)作為工程技術人員是認同的。」但他認為,政府不會照單全收,然後定一個數字這樣簡單。

他強調,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部門「由內行的研究員去了解課題,做深入的研究,是其特色。研究報告沒有義務預知成果,但我還是基本認同的」。

5b7c830c10e7b89025fab06fa780c4e8_w600.jpg

海堤設計只是工程問題

對於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質疑未來人工島的抗海浪能力,李焯芬不同意,他說:「海浪並不是大問題。團結香港基金做研究的人,儘管不是最資深的工程人員,但海堤只是工程問題,到時按安全標準來設計,會考慮颱風掀起的海浪,一定會交給工程技術人員處理,因此,海堤的抗風浪能力不是一個問題(non-issue)。」

他認為,「先有個構思,有了一個concept(概念),再做可行性研究、工程設計,然後落實」的過程很合理,「近代社會的發展規律,都是先進行基礎建設,然後由基建帶動整個社會經濟發展。香港數十年的成功發展,應歸功於公路、港口、貨櫃碼頭等的完善。」

IMG_0362.jpg

廣深高速令農地變新工業重鎮

「經濟學上,先搞好基建,再帶動經濟發展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廣深高速公路,90年代內地資金比較緊張,胡應湘的合和公路基建來投資,今日廣深兩地的高速發展,正是基建帶動經濟發展的結果。」

他指出,30年前,廣深高速公路兩邊都是農地,今天,高新科技在東莞、廣州遍地開花,新市鎮、新工業的地價,跟30年前已沒法比擬。

「正因為這樣,國家才會倡議一帶一路。改革開放40年來基建帶動經濟的模式,很多國家亦願意嘗試。所謂『一鋪清袋』是愚蠢的說法。所有工程都有開支的問題,關鍵是如何管理,例如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90年代初開工,預計17年工期,預算2000億元人民幣,結果是16年完工,只用了1800億元人民幣。三峽工程是國家的特大工程,並沒有超時超支,因此,特區政府不超支、按時完工是有可能的。」三峽水電站1992年由全國人大国批准建設,1994年正式動工,2003年6月1日下午開始蓄水發電,2009年全部完工。李焯芬教授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對此他有發言權。

多項基建帶動經濟發展

這位珠海校長續說:「2016年9月落成啟用的珠海學院新校舍,由嚴迅奇設計,預算10億多元,沒有超支。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也是他設計的。」

「90年代中,新機場、青馬大橋,還有深港西部通道(深圳灣公路大橋),當時內地提出全資興建,港督彭定康亦已同意,到1997年回歸,第一任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不同意,提出一邊出資一半,避免了JR(司法覆核)。」

不過,林鄭月娥上任特區行政長官後,已有大量基建上馬或準備上馬,這會否造成建築業人才荒?李焯芬笑笑回答:「建造業議會成立的香港建造學院10月3日開幕,提供資歷架構水準的文憑課程,將培訓大批建築專才,不必擔心人才不夠。另外,前十年很多工人跑去澳門,興建了不少酒店,現在這些工人又回流香港。同時,建造業也引進了不少新科技,例如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築資訊模型,一種結合工程項目資訊資料庫的模型技術),吸引年輕人入行。」

1280px-Chu_Hai_College.jpg

「香港近代史就是填海史」

「土地供應是長遠需要,回顧香港開埠百多年的歷史,早在1840年代,英國人就看中香港有作為軍港的條件,但當時太平山下到海邊,平地少,山地多,七成都是山地,因此港英當局才啟動填海,灣仔、筲箕灣、銅鑼灣,甚至九龍大片土地都是填海取得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香港的近代史就是填海的歷史。中文大學歷史系何佩然教授的著作《地換山移:香港海港及土地發展一百六十年》就有很詳盡的論述,可信度很高。」

U105P22T1D194080F1DT20130527095958.jpg

舊基建亦可「騰籠換鳥」增土地

李教授坦言,未來香港要發展三個新市鎮,包括元朗洪水橋、新界東北和東涌新市鎮。除了填海,市區發展還可考慮把原有的濾水廠換到山洞,「港大百周年紀念校園的擴建工程,也是把原來的西區海水配水庫移入山洞,然後把食水配水庫移到原來海水配水庫的位置」,騰出來的土地便建成了今天的港大百周年紀念校園。

李教授最後重申,填海與環保不一定矛盾對立,可同時進行,互相配合,亦可優化環境。他回顧,2004年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就採取官、商、民合作的模式,共商維港填海規劃,成立「共建維港委員會」,將公眾的參與納入基建規劃設計中,他指出:「觀塘海濱長廊就是共建維港委員會優化的成果」。根據政府公布,中西區海濱長廊上環段、中山紀念公園的公園區、連接上述兩個地點的海濱行人道、中環九號和十號碼頭前休憩用地、以至前北角邨東面的臨時海濱長廊及愛秩序灣公園等,都是根據共建維港委員會建議為藍本進行優化的。

「任何填海考慮規劃,都應與公眾共同商討,以優化和美化海港。」李教授指出,任何環境影響評估(EAP)的要求,都有法可循。他認為,填海是一定有需要的,但可效法當年「共建維港委員會」的模式,成立「共建大嶼委員會」之類的組織,讓公眾參與,與市民一起,共建明日大嶼。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及圖片獲《灼見名家》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 誠然環保組織及關注團體有其主張,然而發展局土木工程拓展署既於7個地點舉行公眾展覽,應把握溝通機會出席日後發展局邀請的會議,及參與諮詢去提供詳細意見,以反映填海工程實務上憂慮的環境問題,共創香港未來。

    陳承宇博士  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