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銳民:香港人的2003與2018

2018-11-12
 
AAA

hk1.jpg

15年前,香港人不但經歷「沙士」劫難,299人死亡,當時著名藝人張國榮、梅艷芳和填詞人林振強也先後去世。2003年被形容為港人最難忘的一年,甚至可說是失去了整整一個世代。

今年,尤其是近數月,香港的媒體又忙於做「死人新聞」了。有記者坦言:「寫(死者)生平也寫至手軟。」

當中包括享年101歲的國學大師饒宗頤去世;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大前校長高錕逝世。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筆名金庸)、嘉禾電影創辦人鄒文懷及曾被譽為「靚絕五台山」(香港的電視台集中地)的藝人藍潔瑛先後離世;近年在加拿大和香港兩地生活的演員岳華,則在溫哥華病逝。

商界方面,新地前董事局主席、帝國集團主席郭炳湘以及自由黨前主席周梁淑怡丈夫、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周明權均病逝;還有,雖非港人卻曾在香港大展拳腳的「紅色資本家」光大集團創辦人王光英,則在北京逝世。

云云逝者之中,港人竟最關注藍潔瑛,或許與她的生平和悲慘遭遇有關。有傳藍的情緒有問題,是因拍戲後無法抽離角色,甚至盛傳她經歷性侵等遭遇而受影響。

藍潔瑛於2013年接受雜誌專訪時,曾自爆早年遭兩位「影壇大哥」強姦。去年突然有大陸記者在微博公布一段聲稱是當年藍受訪時未經剪接的影片,片中提及兩位「影壇大哥」的名字,再度令事件風起雲湧。

其間曾志偉公開否認與事件有關,表示涉事影片是經後期剪接,屬栽贓嫁禍,會入稟控告相關人士。在藍潔瑛死訊傳出後,曾志偉微博遭網民狂罵洗版,重提他涉嫌性侵的醜聞,而他一直未對事件回應。

香港演藝界大多認為,藍潔瑛雖然遭遇悲慘,但傳聞不可盡信。由於她的精神及身體狀況出現問題,說話也不清楚,可能因此說錯或說了不應該說的話。無論如何,由於事件太有故事性,至今仍是香港的熱門話題。

近日香港的電台點歌節目,許多聽眾直接以《容易受傷的女人》《明星》《斷腸紅》《一縷情》等歌曲去懷念藍潔瑛,令聽者心酸。總之還是那句老套的話: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昨早8時50分左右,藍潔瑛的親姐藍潔卿和兩名女親友,獲警方安排認屍,多名記者一早就在西區域多利亞公眾殮屍房等候。她們神情哀傷,離去時不發一言,也不回答記者的提問。聖名「Maria」的藍潔瑛追思彌撒將於周五(9日)舉行,香港天主教副主教陳志明將帶領祈禱祝願早日安息。

雖然2003年和2018年的香港,都是「告別」的年份,許多名人相繼離去,但兩者其實有着很大的分別。2003年的逝者,死亡消息都來得突然,港人一般都難以置信,不願意接受是事實;2018年的情況則比較正常。

精神科學者指出,當「死亡」短期內成了各大傳媒的報道主題時,面對突如其來大量與「死亡」相關的信息,尤其是具知名度人士逝世的消息,的確會引起廣泛討論。

然而,近期逝世的香港名人,主要是因年老、患病等原因離世,屬於正常死因。這類有關死亡的消息,未必會令人感到負面,反而是良好時機讓大眾正視一向被視為禁忌的「死亡」話題。

其實我也已經「登六」,絕不介懷去討論死亡。問題是,我看到香港經歷了兩次「告別的年份」之後,的確是失去了很多很多,而新一代又似乎未能接班。

就以演藝界為例,香港目前最賣座的演唱會仍是50多歲的「四大天王」;黃子華完成告別演出後,以廣東話做的「棟篤笑」(隨意調侃)也將後繼無人;就連電視台的連續劇,主角來來去去還是那班中年演員。

雖然香港不至於像外媒不斷預言的「已死」或「將死」,但目前的情況真的令人擔心,新一代的香港人仍未完全上位,競爭力顯然比上一代差很遠。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本網獲授權轉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