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合秀:跑到非洲.心度遊歷埃塞俄比亞(一)
我認為,旅遊是一件花了錢卻不會變窮,反而讓你更加富有的事。從埃塞俄比亞回港後,身邊朋友、同事大多都問:「好玩嗎?」我卻不知如何回答,因為這趟旅程或許用上「體驗」這詞會比較合適。
相關文章-
黃合秀:跑出光明【埃塞俄比亞篇】
黃合秀:跑進冰與火的國度
這次跟隨奧比斯由香港出發,直飛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Addis Ababa)大約需要10個半小時,相比起飛到南美26小時的機程,尚算便捷,睡一覺便可。而埃塞俄比亞亦漸漸脫離以往饑荒國度的歷史印象,航程途中提供的兩餐飛機餐還算貼合港人口味。
步出博萊國際機場(Bole Airport),是我第一次踏足非洲這片土地,感覺卻是「很中國」。外國媒體形容埃塞俄比亞為「中國式的非洲」果然沒有錯,過去二十年,中國數以百億美元計的基礎建設投資,將中國人規劃城市的方式注入非洲,作為埃塞俄比亞首都的亞的斯亞貝巴當然也不例外。我們走過的正是由中國翻新的機場,旁邊正在加建的大樓掛著「中國交通建設」的橫額,迎接我們的16座旅遊巴,行駛在中國修建的平坦道路上,沿途亦都不難發現印有「中國建築」字樣的施工地盤,無可否認,這裡被打造成為「中國城市」。
行程的第一天,除了參觀市內醫院Menelik II Hospital以及當地唯一的眼庫之外,還初嘗了埃塞俄比亞的傳統食品Injera,聽聞是當地人一日三餐的主食,主要成份是苔麩,一般都會墊底上碟,又或是捲成毛巾狀,食法是用右手撕開Injera(若然用左手在當地是不禮貌的表現),沾上一些味道濃烈的醬汁,再包起各種肉碎,然係直接放進口中。實不相暪,雖然口感很像白糖糕,但那陣酸餿味正如方東昇所說:「一試無彷,再試投降!」難怪多名團友回港後都表示消瘦不少。
行程的第二天,我們便轉乘內陸機到南部城市Arba Minch,相比首都大城市,這裡不論是衛生環境還是基礎設施,都相對較為落後,路旁更會湧現大量牛和羊,不過少了一份「中國的味道」。我們在Arba Minch住了3日2夜,最難忘莫過於山區的探訪行程。
乘坐越野車攀山涉水了一個多小時,到達Dita區的一間農村眼科診所,受訓過的護士在設備有限、難以完全隔絕細菌的房間裡,替砂眼(Trachoma)患者進行手術。砂眼是一種可以致盲的慢性傳染結膜炎,目前仍然普遍於某些衛生環境惡劣以及缺乏清潔水源的地方。我們十多人擠在房間裡見證著整個手術過程,患者不安的呼吸聲似乎都能夠清楚感受得到,其間更有團友不適暈倒。短短十多分鐘的手術,就能夠大大改善患者往後的生活,在資源豐富的現代社會或許只是輕易而舉,但在非洲的偏遠山區卻是困難重重。
除此之外,我們還到訪山區一所學校,當天陽光相當猛烈,幾百名學生一早已經迫不及待地等著我們的車隊到來,燦爛的笑容伴隨著熱烈的歡呼聲,為我們送上鮮花、遞上熱騰騰的地道咖啡,彷彿招待貴賓似的。學生們不僅為我們朗讀詩句,還有表演戲劇,從劇本中得知,他們學習的並不是中英數、歷史、化學或通識,只是一些簡單的衛生常識,例如進食前要洗手、患病要看醫生等,對他們來說,這些訊息比起書本上的知識來得更加重要。
此行實在有太多太多想跟大家分享,留待下篇再續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