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基因編輯」會引發咁大風波?

2018-11-29
 
AAA

20181129025824215.jpg

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11月26日宣佈成功透過基因編輯技術,令一對雙胞胎女嬰能先天性抵抗愛滋病,為全球首宗個案。消息一出,在社會各界激起軒然大波,賀建奎更被冠以「科學狂人」,受到全球科學界的強烈譴責。「基因編輯」看似是細胞基因研究的一大進展,為何此項實驗會引發諸多異議呢?

相關新聞:事件後首次露面!賀建奎現身香港峰會

7679af3af48249113e82ac34d97ed7b8.jpg

基因編輯

簡單來說,基因編輯就像「剪切」及「粘貼」功能,科學家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先定位並「剪下」目標基因,再對其進行刪除、修改及取代。

賀建奎通過基因編輯工具CRISPR,替實驗志願者夫婦的胚胎修改 CCR5 基因。他認為,經過改造的 CCR5 基因能使愛滋病毒難以進入細胞,賦予人體抵抗愛滋病的能力。

基因編輯的倫理問題

首先,賀建奎進行實驗的是活生生的人體胚胎。有科學家指出,該實驗所採用的CRISPR技術能引起「脫靶效應」,換句話說,除目標基因外,很可能導致其他基因損傷,而這項副作用並不罕見。

而科學界另外還有一個一直擔心的問題。就是基因編輯或改造終有一天會用作預防疾病以外的用途,例如增強智商、改變容貌等,如社會上只有富人能擁有決策權,可以任意改變基因,只會加劇社會不公。

shutterstock_1008942907_副本.jpg

基因編輯對雙胞胎的影響

現時醫學界未能確定改變胚胎基因的安全性及精確性,也未能確定會否產生後遺症。

而這對雙胞胎的其中一人,兩條CCR5基因都經過修改,另一人則只有一條經過編輯,故只有一條突變基因的嬰兒,未來仍有可能感染愛滋病毒。

根據賀建奎團隊提供的實驗知情同意書,其中列明實驗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包括最令人關注的「脫靶」風險,並表示不承擔此項風險,因為這是超出了現有醫學科學和技術的風險後果。同意書內註明,實驗可能引發新生兒畸形或先天性缺陷,而作為志願者的孕婦也有可能感染艾滋病毒。

另外,實驗還將對雙胞胎進行長達18年的健康隨訪計劃。有人提出質疑,這是否說明雙胞胎在人生的前18年將繼續作為「實驗對象」被長期觀察?

shutterstock_576826987.jpg

實驗有必要嗎?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總監區結成表示,賀建奎越過科學規範界線及一般人的道德界線。區結成說,在當前的科學和醫療條件下培育試管嬰兒,精子經沖清可以幫助避免已感染愛滋病毒,加上母親本身非愛滋感染者,所以不會透過血液及哺乳傳染,所以嬰兒本身受感染風險低。他對賀建奎研究的必要性提出質疑。

港科院院長徐立之認為,現時已有其他方法預防及避免愛滋病,質疑賀為何要以艱難方法進行研究。他強調內地政府在相關實驗上有很多規矩,認為賀建奎沒有遵守規矩是明知故犯。

shutterstock_719729686.jpg

實驗違法嗎?

編輯精子、卵子或者胚胎的基因帶來的改變是可遺傳的。中國衞生部出台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中明確「禁止以生殖為目的對人類配子、合子和胚胎進行基因操作」,惟該規範對象僅限醫生,而賀建奎卻是科研人員,可見規範存在漏洞,不過賀建奎仍面臨着法律風險。

至於按國際慣例,無論內地,還是歐、美、英及香港限制胚胎的實驗期最多都不可多過14日,不容許胚胎孕育成人。

相關新聞:法律專家:基因編輯嬰兒觸及三大法律紅線

5e945ad325843932c7d1dcf30338ceb4_副本.jpg

峰會發聲明指「項目不負責任」

深陷輿論漩渦的賀建奎,昨日(28日)如期出席在香港大學舉行的「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做了關於實驗的演講並接受現場提問。基因編輯峰會今日結束並發表峰會組委會聲明。

聲明指,在峰會上聽到人類胚胎被編輯令雙胞胎出生的說法,形容是出乎意料和令人深感不安。建議進行獨立評估核實,又強調做法在程序上是不負責任,不符合國際準則。

聲明表示該項目存在缺陷,包括醫療指示不足、研究方案設計不當、不符合保護研究對象福利的道德標準,臨床程序的審查和實施均缺乏透明度。

組委會最後得出結論稱,雖然組委會讚揚人體細胞基因編輯進入臨床試驗的快速進展,但認為現階段任何臨床使用生殖細胞編輯,都是不負責任,風險太大,目前不應允許進行生殖細胞編輯的臨床試驗,是時候為相關試驗制訂嚴格及負責任的標準。

YZ5m-hpfyces7845889_副本.png

延伸閱讀
  • 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博士、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業務管理部主管劉立傑表示,如果賀建奎基因編輯屬實,那麼他已觸及行政法律、民事責任、刑事責任三方面法律紅線。

    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