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嘉:經濟用地嚴重不足,影響長遠競爭力

2018-12-07
吳永嘉
立法會議員
 
AAA

2046A.jpg

近年香港面對土地不足的問題並不限於住宅物業,根據規劃署的估算,即使未將酒店、零售商業及會展設施的用地需求計算在內,本港的經濟用地到2026年仍然欠缺135公頃,缺口到2046年將高達256公頃;相關數字對比同期住宅用地108公頃和 230公頃的短缺量更高,反映經濟用地短缺情況同樣嚴峻。以寫字樓商廈為例,2018及2019年整體寫字樓的落成量將分別為18.1萬及25.2萬方米,雖然上述數字均高於過去10年年均16.5萬方米的水平,但2018及2019年,兩大主要商業區中西區及油尖旺區沒有任何新增的甲級商廈供應,而2019年,灣仔區亦只有2.1萬方米的新供應。

仲量聯行亦發表報告指出,政府日後作賣地的商業地皮,總樓面面積有約2,010萬平方呎,以每年200萬平方呎的吸納量,僅可滿足未來10年的寫字樓需求,而且大部分位於九龍區,港島只有540萬平方呎。此外,直至2022年甲級寫字樓的新供應,將全數來自政府出售的地皮,涉及新供應只有24萬平方呎,反映未來核心地區甲級商廈的供應及地皮非常有限,核心區甲級商廈價值將會水漲船高。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字顯示,2018年6月整體寫字樓售價較2017年底上升6.5%,當中,甲級寫字樓升幅最高,上半年上升10.2%,乙級和丙級則分別上升5.9%及2.7%。同時,寫字樓租金亦有所上升,2018年6月整體寫字樓租金較2017年底上升3.2%,甲、乙和丙級寫字樓則分別較去年底上升4.1%、2.9%及0.6%。甲級商廈需求持續高企,空置率長期處於極低水平,四大主要商業區包括中環、灣仔及銅鑼灣、尖沙咀、港島東,空置率均低於2%,以致甲級商廈的租金及售價破記錄攀升,同時,其他類別寫字樓的租金及售價指數飆升至歷史高位。

雖然中美貿易爭端或會增加環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金融市場波動亦會影響企業的擴張步伐及投資信心,但隨着本港經濟總量持續提升、產業發展領域不斷擴闊,加上「一帶一路」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兩大國策的推行和落實,相信會吸引更多海內外企業來港設立地區總部或辦事處,以及帶動海內外企業對香港的金融、專業及其他工商業支援服務的需求,長遠而言,本港經濟用地(特別是核心區的寫字樓商廈) 的需求勢必持續增加。

站在商界的角度,工商業樓宇租金高企已推高了中小企的營商成本,嚴重妨礙香港經濟的競爭力。香港沒有充足的土地儲備,眼白白看着商機流向鄰近的競爭城市,只能望門興嘆,科網巨擘谷歌(Google)早於2011年曾考慮在港設立數據中心,最終因為香港缺乏合適的土地而改為選址新加坡便是其中一例。

可幸的是,行政長官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多管齊下的方法解決土地問題,其中「明日大嶼願景」,不但應對了房屋不足的困境,亦提及發展「機場城市」和以填海所得的中部水域人工島構建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明日大嶼願景」的土地鄰近機場,並與港島核心商業區相輔相成,又緊接港珠澳大橋通向大灣區,享有「雙門戶」優勢,為傳統和新興產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有利長遠經濟發展及提升競爭力,為香港未來發展再次騰飛給力。

開拓充足的工商用地及建立長遠土地儲備,不但對工商業發展起了關鍵作用,亦能夠為經濟發展創造更佳的基礎條件。特區政府應未雨綢繆,增加對經濟用地的關注和投入力度。我認為政府有必要優化經濟用地的供應政策,以及制訂未來本港經濟用地的供應目標,及早應對工商業用地不敷應用的難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土地大辯論近日討論得熱烘烘,根據保守估算,2046年仍會欠缺1200公頃用地,面積超過60個維園,土地問題確實非常嚴峻。社會坊間聚焦於討論住宅用地短缺,以及辯論應否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作為建屋用地,但細閱諮詢文件後,發現經濟用地短缺問題同樣嚴重。

    政策‧正察:缺乏土地,如何安老?
    招國偉:應重推租管,增加過渡房屋選擇

    吳永嘉  201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