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或會破壞環境! 想支持可持續海鮮可以點?
不少香港人回家吃晚飯,飯桌上都會有一條魚。海魚不知不覺已被人類吃到瀕臨絕種,想支持環保,退而求其次吃養魚,但原來海鮮養殖過程中亦會對環境造成破壞,與過度捕撈的海鮮一樣不環保。養魚海魚都不符合可持續海鮮原則,那麼究竟還有甚麼海鮮可以吃?
養魚不環保 破壞海洋環境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2014年推出的海鮮選擇指南,部分養殖場在建立時,會大規模夷平沿海的珊瑚礁,紅樹林和海草床,例如亞洲的沿岸海蝦養殖業,這會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此外,有些不良的養殖戶更會把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出海,污染海洋。在養殖肉食性海產時,養殖戶會捕撈野生魚類用作飼料,捕撈過程中可能會使用不符合可持續原則、破壞環境的方法,大量捕撈野生魚類,令早被過度捕撈的海鮮品種數量進一步減少。
這些破壞環境的養殖海產,如鰻魚、黃花魚、養蝦,都被WWF列為避免食用海鮮。
本地養殖戶,圖為為於後海灣的蠔排。(圖片來源:WWF)
米埔亦有烏頭及龍躉養殖場。(圖片來源:WWF)
養魚海魚都不環保 還有甚麼可持續海鮮可以選擇?
雖然在海鮮選擇指引中,WWF根據海鮮的養殖和捕撈方法、生產地等,將香港市面上的海鮮分為「建議食用」、「想清楚」和「避免食用」三類,並建議市民留意海鮮包裝上的生態標籤,購買和食用獲海洋管理委員會 (MSC)和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 (ASC)認證的海產,亦列出有提供環保海鮮的餐廳。
「建議食用」的海鮮來自管理完善的漁業,對環境的影響較少,是消費者的首選,例如來自加拿大的三文魚、香港室內養殖的龍躉。
「想清楚」才食用的海鮮來自的漁業有不可持續發展的風險,可能會破壞環境,應該偶爾才食用,例如來自香港的烏頭、來自中國的鯪魚。
「避免食用」的海鮮已受過度捕撈,無論捕獲或養殖方式都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現階段應避免食用,例如來自東南亞的蘇眉、來自南中國海的紅衫魚和亞洲養蝦。
(圖片來源:WWF)
難為了市民
不過街市的海鮮無清楚列明海鮮是捕撈或養殖,亦無列明來源地,指引難以應用,對多數到街市買海鮮的市民來說用處不大。市民變相只有到超市、冷藏食品店購物,或外出用膳才能跟從指引。若要更多市民支持可持續海鮮,相信WWF除了要多作宣傳外,還要爭取街市商戶的配合,提供更多有關海鮮的資料。
WWF早前在超市推行「環保海鮮週」活動。(圖片來源:WWF)
可持續海鮮知多少
可持續海鮮,即是在生產或捕撈海鮮的過程中,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海鮮。相反,過度捕撈海鮮導致海鮮數量減少,或者捕撈或養殖過程破壞環境,就不符合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