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以遊戲業帶動創科發展 一次滿足三個願望
眾所周知,香港人工作學業繁忙,許多人的娛樂主要利用通勤或小休的時間以手機進行。因此手機遊戲就有很大的市場需求,部份人更參與業餘的電競賽事。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創科及融入大灣區,發展遊戲業,可成為「一次過滿足三個願望」的捷徑,同時達致推動遊戲業、創科及融入大灣區三大目標。
近年本地亦陸續有遊戲公司上市,於最近十一月招股的就是於中國從事遊戲業的創夢天地,首席營銷官更由「賭王」何鴻燊兒子何猷君擔任,對遊戲業發展投下的信心一票。內地加強管制網絡遊戲開始後,內地遊戲「版號審批」自三月起暫停了一段時間,十二月尾就有八十款遊戲獲批。網遊重新審批,可見內地的管制審批系統已調整完成,對整個行業持續發展有利,能鼓勵各公司開發高質素遊戲。既然不明朗因素消除,政府更應大力推動手機遊戲的發展。
手機遊戲業界的調查發現,香港有逾29萬名願意付費的手遊玩家,佔玩家總數12%;在港營運或發行手機遊戲的收益,由2010年的1500萬元升至2014年的4.4億,增長率為133.6%,預料至2019年將飈升至9.5億,但歐美日的手機遊戲也佔了本地市場很大的份額,故遊戲公司應加強開發內地市場。
中港於2012年簽訂CEPA《補充協議六》,當中包括允許香港研發的網絡遊戲產品,經審查後進入內地。港府應與內地洽商,加快審查時間,毋須如今般與西方國家同歸類為「境外」遊戲,花長達一至兩年。政府亦應提供相應的融資配套,鼓勵更多公司上市集資,開發遊戲與全球遊戲競爭,並協助相關學科的大學生畢業後加入內地大型遊戲公司,參與培訓課程。 政府亦可參考騰訊於深圳的「騰訊遊戲學院」,與遊戲業界合作,成立類似的遊戲業人才搖籃。
手機遊戲涉及的經濟利益甚多,與電競運動發展更是密不可分。中港兩地電競發展已成型,本地電競雖然發展較遲,但港產電競隊「香港態度」去年也於全球最大型電競遊戲《英雄聯盟》勝出區域資格賽決賽,贏得台港澳區代表職業世界賽資格。二○二二年杭州亞運會更把電子競技列為比賽項目,不少電競選手、電競業界,也已為此摩拳擦掌。
外國有電競機構就推測,2021年全球電競產業總收入可達16.5億美元,足以為年輕人帶來大量電競相關的就業機會。政府創科局及數碼港可定出更多資助計劃,並參考內地政府模式,長遠資助遊戲業及電競業的發展,為本電競界帶來更多新血。
香港可發揮創意經濟、電子信息、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優勢,配合廣東已發展成熟的業界人才、消費市場和遊戲設計「互補發展」;同時,政府應在資金、場地、稅務優惠等加強對電競及手機遊戲產業的支持,特別是當中的初創企業,逐步構建起電競及遊戲版塊鏈,透過市場需求主導,帶動本港創科發展,以成為亞洲電競中心為目標。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