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從馬若德去世看美國「中國通」的轉變
被視為研究中國文革史的西方權威學者—哈佛大學教授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早前病逝,不少中國學界人士都紛紛在社交網站上發文悼念。在當前中美貿易戰仍未平息之際,馬若德的去世亦不由令人想起近年美國「中國通」的一些轉變。
美國是一個很重視精英輿論的國家,專家學者的意見長期以來都受到政府高度重視。由於中國問題專家在美國政府對華政策制訂過程中能夠發揮重要的影響力,許多美國「中國通」也受到中國政府和社會的關注。大致而言,這些「中國通」可以分為兩類型。
一是,「中國通」並不意味著這些學者都認同中國。所謂「中國通」,指的是對中國了解的程度;至於「親中」,則是一種感性即對中國的認同程度。有些熟悉中國文化的「中國通」往往從美國國家利益的角度來看待中國,更有一些人是以「知己知彼」的態度學習中國文化,反而可能對中國持強烈的批評態度。這樣的人不勝枚舉。如被特朗普譽為中國問題頭號權威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是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的主任,也是著名的對華鷹派人士。
二是,有些中國問題專家雖然忠於美國,但同時也對中國抱有好感。他們期待看到中國持續發展,成為繁榮和民主的現代化國家,同時又成為美國的朋友,被視為「擁抱熊貓」派。譬如,美國漢學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就不同於一直批評中共的其他美國學者。他一直看好中國發展,是美國學界的親中派。
然而,近年美國一些「中國通」紛紛轉向,在各種渠道都表達了對中國政府的失望與批評。如沈大偉2016年在《華爾街日報》發表「中國崩潰論」,其評論之尖銳,成為近年國際關係學界備富爭議的文章。剛剛逝世的馬若德,過去幾年對中國也從以前正面評價轉向抨擊。
一般相信,上述比較親中的美國學者近年來一反常態激烈批評中國,是因為他們過去對中國大多抱有憧憬,相信北京會步向自由化。但中國政府一直沒有做出太多的改革,令他們憧憬的幻滅。但平心而論,這些美國「中國通」在某程度上也要自省本身犯的錯誤。
多年來,許多美國「擁抱熊貓」派學者往往將西方和中國置身二元等級結構中,低估了中國在這種主體間關係中固有的主體性和自主性。他們忽略了兩種文化的互動,是雙向互構的過程,而非單向塑造的過程。他們一直天真地假設,中國若能融入西方,就能放棄自身的差異和他者性。
可惜在現實世界中,差異是任何社會關係中必不可少的。對華友好的美國「中國通」期待中國完全認同西方的主流價值觀根本不現實。他們把心目中不切實際的「中國夢」押注於中國,當看到中國不可能接受西方的指引而同時又變得越來越強大可怕的時候,結果便會很自然地轉向「中國威脅論」,支持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