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科:「兩頭小中間大」光譜未變 突破「黃金比例」知易行難

2019-04-01
韓成科
香港文化協進智庫高級副總裁、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AAA

vote1.jpg

區議會選舉將於今年11月24日舉行,意味香港正式進入選舉周期。經過近幾年接連不斷的政治風波,外界都關注香港的政治生態是否出現轉變,對未來選舉會造成哪些影響,近期有兩個民調頗值得關注。

第一個是民主思路有關「一國兩制」的民調,當中問到受訪者的政治傾向時,發現從2017年中至2018年底,自認「中間派」和「沒有政治傾向」的「溫和派」受訪者一直保持增長,在2018年底,按人口比例計算「溫和派」增加了5.8%,由58.4%升至64.2%,大幅超過非建制派的21.7%和建制派的11.3%。

第二個是港大民研有關市民政治傾向的民調,最新一期數據顯示大約一半受訪者選擇「傾向中間派」或「沒有政治取態」,大約30%受訪者「傾向民主派」,15%或以下受訪者「傾向建制派」。這兩個民調雖然問卷設計、內容各異,但似乎都得出了一個結論:香港的政治光譜經過這幾年的風雲突變,並沒有出現明顯變化,中間派、沒有明顯政治傾向的市民仍然佔過半數,有明顯政治傾向的約有4成多,這正正與香港近年選舉的投票率大致脗合。

香港的政治生態一個最明顯的特徵是「兩頭小中間大」,即自覺屬於建制及泛民的市民比例較小,自覺屬於中間的市民較大,這種政治生態既有歷史淵源,也有現實因由。從歷史上講,在港英管治時間,為維護殖民管治,故意淡化港人的國家民族觀念及政治意識,阻止港人過問政治、參政從政,有意識地採取了一套非政治化的統治策略:一方面鼓勵香港人投入經濟活動,將港人培養成「經濟動物」;另一方面在社會上鼓吹反政治的文化,令香港人視從政為畏途。這是香港相當數量的市民政治意識淡漠,既不願認同政黨、更不將自己歸為某黨某派的歷史原因。

再看現實原因。香港的中產階層是最重要的中間力量。香港中產階層的成長和發展,是在比較平和與寬鬆的社會環境中實現,不像其他地區,往往需要通過偏激的行動為自己爭取空間。這種特殊的社會環境,從一開始就對香港中產階層品格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使得香港的中產階層信奉個人主義,崇尚自由競爭,提倡個人奮鬥,認同社會秩序,不太關心政治,即所謂「獅子山精神」。中產階層不習慣也不重視通過激烈的行動來表達訴求,也不要求有政黨和政治團體來代表自己的利益。這是香港中產階層較多採取中間立場的基本原因。

羅馬以及香港的政治光譜都不是一天建成,因而儘管近幾年隨著「港獨」、「自決」冒起,社會泛政治化風氣肆虐,令到香港社會變得高度政治化,都未有改變香港的政治光譜,泛政治風氣近期亦已急速退潮,當中正是香港社會這種政治特性使然。

在這個政治光譜之下,令到香港的選舉尤其是立法會直選近年開始進入一種相對穩定狀態,建制泛民儘管爭逐激烈,但每次也不過是一兩個議席上落,不可能出現一個陣營大勝或大敗的情況,呈現一種「選舉的穩定結構」。同時,建制及泛民亦同樣面對選舉的瓶頸,例如建制儘管配票及動員能力不斷加強,但總體得票並沒有顯著上升,並未能吸納到中間票源,主要是靠戰術制勝。至於泛民一方面因為近年愈趨激進化導致未能開拓中間票源,另一方面又出現傳統泛民與「自決派」的分裂,導致票源分散,兩場九龍西補選的落敗正說明問題。

香港政治光譜及選舉形勢至今仍然處於一種平衡,有人稱之為選舉的「黃金比例」,即泛民與建制約5.5對4.5左右。要突破這個「黃金比例」,單靠動員、挖掘原有支持者很難做到,關鍵還是需要有「真正中間派」出現,以代表及爭取「中間大」的選民光譜。然而,在當前「不歸楊即歸墨」的兩陣對壘形勢下,任何中間派出現不是被抹黃就是被抹紅,很難成為真正的中間派,中間市民仍然是「投不落手」,不論建制或泛民要在短期內改變立法會選舉的「黃金比例」似乎是知易行難。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劉業強希望各位市民特別是鄉郊居民,能夠在12月10日星期日的區議會選舉中把握手上的一票,投選心儀的候選人。

    劉業強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