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如果中美達成「史詩般」協議,中國下一步怎麼辦?
在經歷一年多拉鋸式討價還價之後,中美可能在未來幾周內達成貿易協議,借用特朗普總統一句十分有趣的措辭,這將是「史詩般」協議。
當然,考慮到特朗普一貫的任性和不可預測性,仍有在最後一刻不歡而散前功盡棄的可能。但應該說,達成協議的概率還是要大於談判失敗的可能性。其實,特朗普上周宣稱要對歐盟打關稅戰,就可視為中美即將達成協議的一個信號。由於美歐就飛機補貼問題一直爭吵不休,特朗普威脅要對價值110億美元的歐洲輸美商品加徵關稅。這符合特朗普的一貫風格,即在他認為有信心結束一場貿易戰時,他會毫不猶豫地開闢新戰場。
跟蹤本專欄的讀者應該清楚,本作者一直對中美能妥善解決貿易問題持樂觀態度,主要原因是此事事關重大,幾十年來雙方利益相互交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朗普及對華鷹派心腹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理清你我。
一個更引人深思的問題是:在雙方達成協議後,中國下一步該怎麼做?
對中國領導層而言,貿易協議在多方面都可能是一個轉折點,從此中國加快國內經濟轉型,重塑與西方的接觸互動模式,並使中國走上全球貿易領軍者之路。在過去兩年多裡,中國公開表示要發揮國際貿易領軍者作用的意願,但迄今尚未實現。
在雙方達成協議之時,不難想像國內外批評者將如何反應。國內的批評者會嚷嚷說,中國屈服了,做了太多太大的讓步,而美國及其它地方的批評者則會認為,貿易協議對中國設定的要求還遠遠不夠。
自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許多中國觀察家一直對中國改革開放承諾的履行情況表示失望。因此,他們總是往最壞處想,認為北京最終不會履行華盛頓設定的強硬要求。美方的要求包括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停止強制性技術轉讓,以及讓美國公司可以更公平地在華進行競爭。
然而,這些觀察家又往往低估中國領導人為能把經濟提升至新高度而進行痛苦但必要改革的決心。尤其來自國內外的壓力,特別是來自美國的壓力,會迫使他們統籌全局,團結一致,在改革上不再猶豫不決。
其實,與華盛頓達成一個全面協議,正是中國佔領國際關係的道德高地所必須的一步。
2017年1月,習近平出席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他是參加這一論壇的首位中國元首。習近平在會上發表了令人鼓舞的演講,呼籲支持全球自由貿易,並表示中國願意發揮更大的國際作用。當時,華盛頓開始退出國際協議和條約,中國因此更樂意擔當自由貿易的全球領軍者。
然而,自那之後,北京並沒有說到做到。在美國試圖通過封殺中國技術巨頭華為、捏合盟友形成統一戰線遏制中國崛起之時,中國又不得不處於守勢。
其實,中國所面臨的一些問題是自作自受。西方企業家曾是中國的支持者,但北京讓他們失望了。他們公開抱怨,中國在履行市場開放和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的承諾上裹足不前。
因此,而現在又到了北京主動採取行動的時候了!
中美貿易談判結束後,接下來的戰場之一將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改革問題。特朗普政府一直對世貿組織抱怨不斷,希望減少對中國依據現有規定所享受的優惠待遇,擠壓中國的影響力。
北京在拒絕放棄其「發展中國家」地位的同時,還要積極加強與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成員的合作,對世貿組織進行必要的改革,增強世貿組織的權威和效率。美國認為中國享受「發展中國家」的待遇,等於縱容中國沉溺於不公平的貿易實踐。
除此之外,中國在謀求區域經濟融合和參加主要多邊貿易協定上應更加積極主動,以提升和擴大在貿易和投資上的全球領導作用。首先,中國應加快步伐,爭取加入新版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即《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特朗普2017年宣布美國退出了原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新協定2018年12月30日生效,現有11個亞太地區的成員。
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研究,預計《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每年產生的凈收入為1470億美元,如果中國加入的話,其年凈收入將翻至6320億美元,比原來有美國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還要多出四分之一。
當然,如果中國想要加入,就不得不進行痛苦的改革。改革行動將包括實質性削減對國有企業不合理的補貼和減少扭曲市場的做法,確保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停止強制性技術轉讓,以及允許外資在沒有本地合資夥伴的情況下自由運作。當然,如果中美成功結束貿易談判,這些問題也會得到很好地解決。
第三,中國也要加快與日本和韓國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迄今為止,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已經進行了13輪,但進展不大。
第四,中國還要加強與歐盟在貿易和投資上的互動合作,聯手對抗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以及對多邊秩序的威脅。李克強總理上周赴布魯塞爾出席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就包含了積極樂觀的措辭,預示中國將擴大對外資企業的市場准入。
所有這些提升中國全球作用和影響力的國際行動,最終都取決於中國領導層實施國內改革的決心。過去幾年裡,由於中國反覆言行不一,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的樂觀態度已經被失望所取代。
但願隨着中美貿易談判的結束,中國能如其承諾的那樣,推出遠超國際社會預期的市場開放和改革措施,以此來反擊對中國的批評之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