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長。影評】李美:厚重、深層、老練 新時代中國電影之典範
《地久天長》劇照
被視為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的王小帥,新作《地久天長》在柏林影展奪得影帝、影后,備受矚目。長近3小時的電影,以細膩筆觸從基層人物入手,將時代進程與人民生活緊扣在一起。可喜的是,王導沒有犯上近年中國導演「標奇立異」毛病,本片予人感覺便非常厚重、非常深層、非常老練,人物、故事、氣氛、言志、技巧等等俱屬上乘。可以說,這是意味深長的時代曲、是名副其實的史詩大片、是新時代中國電影的大成者。
導演對上一齣劇情長片,乃2014年的《闖入者》,該片以驚慄懸疑包裝文革傷痕,類型片味道甚濃。今作則反樸歸真,不玩花巧把戲,將重心回歸最基本的劇本,由人物到故事都很貼地、很寫實、很真摯,所勒勾出的正是時代寫照。
電影情節豐富,橫越了頗長時空,跟早年張藝謀的《活著》相似。當然,《活著》份屬前無古人、難有後者的不朽經典,惟《地久天長》也堪作攀比,同樣地很好將角色「浸淫」在時代裡,從而慢慢滲出戲味來--這是角色活於時代,而非刻意堆砌劇情所成。其中,兩位主角固然功不可沒,王景春、詠梅分別贏得柏林影帝、影后,演技均毋庸置疑,前者尤甚。二人爐火純青之處,乃在演出精準不誇張、含蓄不煽情,因而令一幕幕難忘的人生組曲變得極具感染力。當然,編導的角色設計也應記大功,角色一言一行均非突兀地純粹為了推進劇情,而是在各個處境自然地甚至本能般帶出,整個過程根本不似預先設計地「演戲」或「唸對白」。的確,就連其他綠葉以至小演員,劇本的角色挖掘都非常之深。
拍攝技巧方面,畫面構圖則有精心設計,用鏡皆極盡美感之能事--儘管場景、道具等保留寫實一面。至於牽涉漫長時空的剪接,一路看來亦如行雲流水,敘事模式縱是倒敘和插敘,不一定依照先後次序來推展劇情,甚至沒有低手地用字幕標明時間地點,無可避免,這雖一定程度犧牲了說明效果,但就肯定有助加強情感營造,出來效果就似一個人在睹物思情、回憶過去--所浮現和強調的,都是當下最深刻的往昔。此外,全片充斥的多個伏筆回應,所涉懸念的「藏」與「露」亦非常自然;儘管這非懸疑片,惟在鋪陳一個個「真相」也顯盡功力,特別是揭盅一刻的情感爆發力十足。這除歸功既編且導的王小帥,分別負責攝影和剪輯的「外援」--韓國的金炫錫和泰國的查泰米提古,也為電影錦上添花;來自英國指導特技化妝的馬修史密斯亦然。
說到底,中國電影要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不一定一味模仿荷里活式大場面、大製作,如《流浪地球》般,也沒必要過份「新銳」筆走偏鋒,早前兩齣入圍康城影展一種關注單元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和入圍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其手法之「獨特」就未必人人接受。就似《地久天長》回歸基本,用上完整的人設、紮實的劇本、耐看的演技,已夠成就一齣感動人心的大作--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大片。
要數缺點,只怕是電影始終太長,如果由3小時縮短至2.5小時,對觀眾來說或許更易接受吧。
(注意,以下完全劇透)
《地久天長》劇照
一孩政策是《地久天長》的「龍骨」,圍繞劉耀軍(王景春 飾)和王麗雲(詠梅 飾)所發生的悲劇及戲劇衝突,幾乎都源於此。來自第二個家庭的兩名罪人,即是李海燕(艾麗婭 飾)和沈浩(張新園飾少年版,杜江飾成年版)母子,後者便為或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二人獨子劉星(吳佳宸 飾)意外死亡的「元凶」,前者則嚴打「超生」強逼王麗雲墮胎繼而或直接或間接地令她不育,注定劉王夫婦在一孩政策下「無子送終」。而劉耀軍的技工「徒弟」、亦是李海燕丈夫沈英明(徐程 飾)妹妹的沈茉莉(齊溪飾成年版,吳雙飾青年版),她第三者角色則進一步深化演繹了劉耀軍的「子嗣情結」,畢竟「周永福」(王源 飾)這位「假劉星」養子終究不是親生骨肉;作為故事裡第三對家庭,高美玉(李菁菁 飾)和張新建(趙燕國彰 飾)則扮演了相對自由的象徵,包括在跳「禁舞」、聽「禁歌」,抑或是否生育兩方面皆然。
可以看到,上述的一孩政策、兩名罪人、三對夫婦兼第三者,共同構成了電影既複雜、又糾結,繼而非常宏大的架構。三個家庭既是相互對比,表裡矛盾錯綜複雜,此外還涉及父母、子女、夫婦、兄弟、以至養子等家庭關係,並牽扯到政策、怨痛、悔疚、釋懷、出軌等元素。
不同角色之間的關係,固然吸引觀眾追看後續發展,而電影以倒敘與插敘的形式呈現,更令故事的「懸念」發揮至極。劉星遇溺後原來死了?那麼「假劉星」到底誰?他會否由沈浩贖罪充當替身?歸根究底,水庫上的真相又究竟怎樣?戲中好些「伏筆」鋪設既沒先兆,不到交代一刻根本不知原來有「伏」;而在揭盅之時也很順理成章、毫不突兀,這雖然算是「扭橋」,但卻絕非手法低劣的「硬扭橋」。其中,沈浩向兩老坦白一幕,便為全片劇力最強的一幕;重要的是,導演刻意「去煽情化」,僅僅安排王麗雲滴下一滴眼淚,而沒訴諸《溏心風暴》的歇斯底里,而且還技高人膽大,全程用長鏡頭捕捉兩位影帝影后,到了最後才拉開鏡頭將三人一起收錄--浩浩當時也有哭,但鏡頭並無特寫,觀眾只能從畫面看到他鼻尖上的小小水滴。另外不可不提的一大伏筆,乃劉耀軍與沈茉莉在酒店重遇後,有否做出有違王麗雲之事?電影起初抹去不談。直至沈茉莉自稱懷孕,該「伏筆」才連消帶打地回應了。當然,她後來誕下混血兒,也曲線回應了她當時有否墮胎;同一幕裡,「周永福」回家甘當「劉星」,更是全片的最後回應--回應了劉耀軍和王麗雲對「兒子」的執迷。
兩名罪人的罪,以及兩個罪名怎樣了結,貫穿了整齣電影。沈浩的罪是微觀的、個人的,劉耀軍和王麗雲從沒怪罪他,包括在片末透露了,劉耀軍還曾奉勸沈英明不能再責備自己、責備兒子,他也沒打算向沈英明和李海燕究責。到沈浩最後終於坦白一切,這固然有助這對父母釋懷,但其實,坦白與否對兩老已不重要,反倒是沈浩敢於面對過去所犯錯誤,對他來說才可重新上路(這裡有否額外隱喻?)。李海燕的罪則是宏觀的、是大環境所致的,所以劉耀軍和王麗雲亦從沒怪罪她;同樣地,沒能釋懷的只有李海燕自己。由病榻馬上移鏡解穢酒,繼而帶出沈浩後來的告白,電影明顯沒有賣弄煽情、節奏拿捏得宜,劇情發展之一氣呵成,亦很順理成章、脈絡暢順。
既然劉家對沈家沒有仇怨,那麼,為何兩個家庭後來好長時間不相往來?電影實無明確交代,因為倒敘和插敘所呈現的,只是主角當刻的感受與回憶,這手法不似順敘法般,較能完完整整地道盡來龍去脈--然而,這乃本片高明之處,理由是編導所重視的,只是人物情感,而非理性因果。饒是如此,對兩家交往轉淡的「腦補」解釋,大概是劉耀軍和王麗雲在不怪罪之餘,二人誠不想太過睹物思人,以免看到浩浩和李海燕又再憶起星星;加上逃避「超生」所致的餘波與白眼,是故他倆才搬離家鄉,在新的地方與新的兒子展開新的生活。
電影的一大看點,乃接連展示時代元素。先是劉、王等人本為「知青」,在文化大革命時要上山下鄉,《友誼地久天長》正是他們「飲歌」;來到後文革的時間,劉、王作為技術工人,在國家企業努力工作;只是改革開放大潮來到,國家企業面臨重大改革,結果曾是知青的劉、王,這一次需要下崗。相對地,沈英明和李海燕一家卻較「幸運」,尤其沈後來在地產生意大有所為,兒子浩浩後來還成為醫生;即使張新建不幸入獄,他和高美玉亦守出曙光,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生活環境也不算差。由一孩、到文革、至改革開放,無疑都是一浪又一浪的時代大潮,並且深深影響三個家庭的命運;時代壓過來總是避免不了,觀眾看完電影,大概都感受到這怎樣徹底地改變人的命運。這沉甸甸的故事,是中國社會的縮影與面相。然而,編導的聰明之處,是沒有硬綁綁地表達一孩政策的由來,這條國策固然跟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畢竟傳宗接代是傳統華人社會及全人類的重要「任務」,不分階層;但近三小時的電影,僅從情感角度細緻鋪陳「一孩」怎樣影響主角命運,怎樣令他們的人生承受那難以言喻的痛,理性部分則是簡略過去。
「兒子」有何意義,亦為一大電影關鍵。兩位主角執念親生骨肉,無疑是中國傳統的一種反映。在中前段將一切鋪陳妥當的基礎上,片末劇情進程明顯加快,除了談及李海燕和沈浩的「贖罪」及釋懷,另一重點正正在於「兒子」元素的演繹。剛剛為星星掃墓的劉耀軍和王麗雲,接到浩浩產子的消息,竟然一點也沒抗拒、亦沒甚麼「酸葡萄」表現,反而是表現欣喜。後來是沈茉莉的兒子登場,劉耀軍卻終究有點在意;但當「假劉星」即「周永福」游子歸來,繼而自稱「劉星」之後,電影就絕對卒之迎來「大團圓」結局--這裡有點像日本的《小偷家族》,縱然兩老對「假劉星」的愛肯定不及「死劉星」,但電影多少希望打破中國傳統思想框框,養子未必不及親生骨肉。各個角色的幾位「兒子」,都含有不同的象徵,象徵並建基於此前的故事上;倘無前面的宏大架構,各人幸福產子的圖畫就跟「BBQ式結局」無大分別,更不能作為上述「兒子」意義的四層總結--第一層是如何看待自己親兒星星,第二層是如何看待浩浩的兒子,第三層如何看待是茉莉的兒子,第四層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養子「周永福」即「新劉星」。
總的來說,中國電影要迎接新時代,誠沒必要盲從荷里活大潮。做好自己、講好中國故事,打好基本功、再將功力發揮至極,便夠構成盪氣迴腸的史詩傑作。《地久天長》正是良好典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