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嘉:中美貿易戰對港經濟衝擊不容忽視
中美貿易戰陰霾不散,由上年初美國總統特朗普以收窄對華貿易赤字,向中國進口貨加徵關稅至今,事態發展已擾攘超過一年了,然而,談判仍然缺乏進展,時好時壞,不但對環球及中港股市帶來反覆的表現,貿易戰對香港宏觀經濟的影響,似乎亦逐步浮現。
為了讓大家更深入了解有關影響,本人嘗試用多個經濟指標,包括:GDP增長、零售總銷貨價值、零售銷售量增長、消費需求、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貨櫃吞吐量及企業盈利表現,以不同角度探討這個課題。
香港失業率保持低企,4月份最新數字為2.8%,可說是全民就業。然而,部分經濟數字卻存在逐漸轉差的趨勢。其中,本港今年首季GDP增長由去年首季,即貿易爭拗剛開始時的4.6%,大幅回落至今年的0.5%,為2009年第三季(即金融海嘯後低位)以來最差。此外,佔本地經濟活動重要比重的零售銷售量增長,同樣由去年2月高位反覆回落,截至3月的數字為-0.2%,連續第二個月錄得負增長,而2月份的零售總銷貨價值亦按年跌10.1%,遠遜市場預期的升3.6%。值得留意的是,自2003年中央支持開通港澳個人遊計劃(又稱「自由行」)以來,本港零售額增長與內地遊客來港數目增長可謂唇齒相依,相關系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高達0.74。截至今年3月底,內地遊客來港數目按年增長約兩成,增長勢頭迄今尚未有明顯逆轉,惟本港零售額增長已率先在去年初見頂回落,反映在外圍不確定因素影響下,港人本地消費需求明顯轉弱。隨着中美貿易爭拗持續發酵,內地經濟增長及人民幣均面對下行壓力及貶值的風險,屆時內地遊客來港數目將相應放緩,預料及後將進一步打擊本港零售以至整體經濟表現。
除了上述著重需求面的經濟數據(Demand-side economic factors)顯示本港宏觀狀況轉弱外,其他數據,包括: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貨櫃吞吐量,以及企業盈利表現等同樣帶出相近的訊息。
5月經季節調整的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報46.9,低於4月的48.4,為2016年6月以來近3年最差,並連續14個月陷於收縮區間,反映香港營商環境持續轉差及私營企業表現惡化。中國內需減弱,本港企業新接內地訂單大減,是拖累5月份PMI急速下挫的原因之一。此外,根據香港海運港口局的數據顯示,香港港口今年5月貨櫃吞吐量為157.4萬個標準箱(TEU),按年下跌7.2%,已是連續五個月下跌;而今年首五個月貨櫃吞吐量則累計下跌7.7%,至755.3萬個標準箱;同時,在全球貨櫃港排名中,香港已被青島港超越,由去年第七位跌至第八位。有本港廠商估計,港商流失至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美國訂單已接近50%。
至於企業盈利表現方面,本港所有上市企業過去12個月每股盈利中位數按年變幅已早於去年初見頂回落。隨着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加上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增速分別已由去年初的12.7%,慢慢下滑至近期的-18.8%,創下近兩年來的低位,反映企業盈利增長放緩情況不但沒有明顯改善,而且反覆向下,預示本港企業盈利前景未許樂觀,經濟下行壓力將擴大。無可否認,從以上數據來看,中美貿易糾紛的僵持局面拖得越久,對香港,以至中國和環球經濟都不是好事。
面對宏觀經濟刮起逆風,一般而言特區政府以往會傾向投放更多公共開支以刺激經濟,奈何政府至今一直未有為此作出特別應對及提供針對性的支援,尤其在協助中小企周轉不靈等問題方面,令不少市民認為政府行事歎慢板、後知後覺,以及無計可施。萬一宏觀經濟進一步惡化,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必定首當其衝,受到嚴重拖累,到時想補救也望塵莫及了。因應美國政府「反覆善變」的習性令事情發展難以預料,特區政府必須及早部署刺激經濟和適時推行企業支援措施,並考慮持續增加公共開支以應對經濟下行的風險。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