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香港商界太心存僥倖

2023-09-05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shutterstock_710053894.jpg
踏入9月份,香港商界於年初所期望的事情全盤落空。

兩地「通關」及復常後,內地自由行來港「爆買」的情況不再。反而,香港市民於「通關」初期都紛紛外遊,於內地復常後更大規模的北上消費。本港零售及餐飲業界的表現不似預期。

在酒店業方面,本港於去年取消「疫控」的初期,酒店業因缺少「隔離酒店」的生意而曾出現恐慌。於兩地復常後,只有部份3星級酒店的入住率重上9成的水平,但房價仍遠不及疫情前的高峰。為何某些3級星酒店可有9成入住率?原來只是因為整個酒店業界的人手不足,很多酒店還沒有恢復營運。這些3星級酒店的整體供應萎縮了,某些經營商才可以有9成的入住率,但終究房價追不上去,只能說是「薄利多銷」。另一方面,本港5星級酒店的房價雖然提高了,但高級酒店的高房價背後,卻原來是人手不足而只能作出局部開放,整體入住率偏低。高級酒店維持了高房價 (但仍不及疫情前),一般酒店則勉強維持高入住率。但無論如何,由於本港的物價太貴,酒店房價太高,性價比不足。很多內地自由行都不願在港留宿。

在地產市道方面,本港發展商於年初不斷期望通關後會有內地資金來港「托市」。由於本港樓價太貴,工商物業的空置率太高,無論是本港的用家,物業投資者及國際投資基金都沒有意欲入市。本港發展商只能期盼內地資金可蜂湧來港。

早前,香港商界憧憬內地政府會讓國企來港購買工商物業。當期望落空後,大家則認為很多民營企業因害怕內地政府的疫控手段而會「潤出去」,並來港購物業。這預期沒有兌現後,便說這些資金已到了新加坡。後來,地產行業便期望來港工作的專才及外勞可以多購房。最終,無論是國企、民企,還是內地專才都沒有大規模地來港購房子。「優才通」最多只讓本港某些屋苑的租務市場較暢旺。

香港地產業界的期望全盤落空後,發展商只能削價促銷,向本港用家市場入手,但樓價高於1000萬的套房明顯有滯銷的跡象。

還有,本港地產界及財經界人士對美國利率走勢的預測仍是一錯再錯。於去年,港人不相信美國會大幅加息。即使等到去年第3季,仍堅信2023年初會減息。後來,大家仍只是把減息預期推遲至2023年中。

去年,香港有著名時評人譏笑及批評美國聯儲局,並認為通脹的成因與需求無關,說明加息不能阻止通脹云云。現時,美國正是透過加息揭止通脹,通脹率不斷向下。由此可見,本港財經及地產界的權威,連基本經濟學原理也弄錯。另外,本港商界還指出,美國經濟承受不了高息。但事實證明,美國有不同行業,包括高增值的新經濟,美國企業對加息的承受力及韌力亦比較強。反觀,香港經濟太依賴房地產,真正承受不了高息壓力的,暫時就只有香港商界自身。

shutterstock_105598019.jpg

有人認為,本港商界不是「太天真」,而是「沒有選擇」而只能相信「明天會更好」。所以,大家才不斷希望「通關」後「自由行」會來「爆買」、本港樓市會有「小陽春」、內地資金會「潤出來」和美聯儲會於不久將來減息等等。

但據筆者與某些本港商界人士的接觸及對其觀察,大家不見得是「沒有選擇」,而是「心存僥倖」。香港商界缺乏「大局觀」,除了對環球政局的理解不深之外,即使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情況亦所知不多,再加上過去20年來遇上了資產大升浪。這些年來賺錢太容易,如今才會對前景太樂觀。

做生意切忌「心存僥倖」,而且還需要「兩手準備」,大家亦不見得是「沒有選擇」。例如,對物業投資者來說,明明已入不敷支,為何仍要「死撐」下去?既然利息太貴,租金回報太低,還不盡快賣資產?

投資市場裡,「止蝕」從來都是選項之一。最低限度「止蝕」一半或三分一,不是更安全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業主加租復常,政府也復常,除了停發保就業津貼,三年前因疫情影響特別為中小企提供的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原來已於7月底到期後展開逐步退出程序,歌星譚詠麟和李克勤於2013年合資開辦的「左麟右李粥麵小菜專門店」早前就涉嫌仍未清還550萬港元的中小企特惠貸款,遭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入稟高等法院追討。過去不少食肆借了政府錢應急,如今開始要還錢,將會有幾多食肆因無力還錢而選擇結業?等着瞧。

    丘寧  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