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中國經濟增長創新低又如何?

2019-07-17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GDP1.jpg

近日,中國公布2019年第二季度經濟數據,GDP增長為6.2%。外國媒體廣泛報道,認為這是中國近30年來的最低水平。普遍相信在貿易戰之下,經濟前景不明朗,有下行壓力,甚至乎有衰退的風險。美國總統特朗普亦認為,中國第二季經濟數據不佳,因此中國政府肯定急於達成貿易協議。到底中國經濟增長減慢,是否有什麼大問題呢?相比其他國家來說,中國的經濟表現是否真的這麼差?且看看下圖:

GRA1.png

資料來源:the world bank

有趣的是,去年中國經濟增長6.6%,美國只有2.857%,歐盟則只是1.998%。本年度,美國第一季增長3.2%,號稱為「近年少見的強勁增長」。可是,普遍預期美國經濟於第二季將大幅放緩;中國第二季經濟增長則是6.2%。即使只參考第一季的美國經濟數據作為對比,中國經濟增長仍為美國的兩倍。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仍能維持穩定及相比歐美為高的增長,實是十分難得,又豈能當成是負面消息呢?

為何總要給予中國一個超高要求的「合格分數」?

近30年來,很多人又會跳出來說,中國經濟不同於美國,只要稍一放緩,便等同衰退,自然會生出不少社會問題,最終導致政權不穩。近10至15年左右的坊間說法是,中國經濟要維持在8%以上,才可保證社會穩定,否則便是「硬着陸」。近幾年間,坊間的說法又變,大家認為中國經濟一定要在6.5%以上,否則將會面臨衰退。近年,大家眼見中國經濟平穩發展,社會穩定,這所謂的增長門檻,則降至6.0%左右。簡單來說,無論是個別學者及坊間時評員,都會給中國經濟增長設一個「合格分數」。近日的「合格分數」似乎是6%,就算把之減半,即3%的增長,若放到美國身上,卻反而會說成是「強勁的增長」。

可是,這說法又怎會站得住腳呢?多年以來,中國經濟穩健的增長,直至今時今日,中國經濟總量龐大,已達至少美國經濟的63%左右,若考慮購買力衡權,中國經濟體積,甚至乎已超越美國。發展至如此龐大的經濟總量,增長逐步放緩,是自然不過的事,又豈能簡單的說成一定是壞事呢?中國經濟增長由雙位數回落至單位數之時,並沒有出現預期的崩盤發生。降至8%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大礙。近期已跌穿7%,社會依然穩定。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就會社會動盪,政權不穩?綜觀歷史,其實三十年前,中國經濟於1990年時的增長為3.9%,比現在的6.2%低得多,但當時中國政權不穩嗎?社會出現大問題嗎?這些胡亂安一個「合格分數」來對中國經濟增長評頭品足的言論,又豈能站得住腳?

其實,如GDP增長數據是正數,便代表擴張,負數則是收縮,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為何總要不合理的給予中國一個「合格分數」呢?然後片面的把中國之「好成績」說得十分差勁呢?

投資比重大,消費亦越來越重要

此外,一直以來,坊間亦對中國經濟的比重多有誤判。自2008年起,有美國經濟學家多次提出,要求中國增加消費比重,多購買美國貨,才會解決中美雙方的貿易問題。普遍西方學者都認為,中國的投資佔經濟比重太高,並非好事,所以中國應該大幅增加消費。且看看2018年中國經濟的佔比:

GRA2.PNG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近10年來,中國的消費比重,已逐漸由30%左右,逐步提升至接近39%。就算現在的消費佔比不高,但也一點都不低了。毫無疑問,中國的GDP佔比,仍是以投資 (44.06%)和政府開支(14.68%)為主。西方經濟學家,一見到投資及政府開支的數字高,就會假定為「大白象工程」、「浪費資源」或「低效率投資」等等,還認為應該大幅增長消費比重。10年前,中國經濟增長一直都十分強勁,本無問題,但西方國家卻開出這樣的「藥方」,建議中國政府大力刺激消費,還改了一個動聽的名字,叫作「藏富於民」,這實是名符其實的「糖衣毒藥」。

要知道,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總量雖然越來越龐大,但人均水平依然偏低,沿海的城市雖然逐步富起來,但還與其他先進國家相去甚遠。內陸地區的水平更低,不少地區還是剛脫貧不久。所謂百廢待興,整個國家都需要大力投資,興建馬路、公路、鐵路、高鐵、水管、管道、電網、互聯網和發電廠等等設施,先打穩基礎,才可以逐步工業化及城市化。此外,基本建設也要按不同地區的發展形勢而改變和深化,動輒用上幾十年的時間,絕不是短短幾年可以完成之事。

簡單來說,中國經濟就如一個「青少年」般,正進入「投資期」,需要為將來儲蓄、求學和投資等等。因此,「投資」及「政府開支」的比重較大,是最自然不過之事。有趣的是,無論是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和韓國等等發達地區,也曾經歷過這種「高投資」和「高政府開支」的時期,最終才會擠身「發達國家」的行列。為何西方經濟學家,卻不把這事實告之中國政府及老百姓,還硬要一個「青少年」提早及過度消費?

「高投資」和「高政府開支」,不一定就等同「浪費」。反之,政府作出正確的投資,惠及老百姓,才會促成之後的「工業化」及「城市化」,最終使「消費佔比」健康的成長,才算是真正的「藏富於民」。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中國消費佔比還不足40%,但2018年以來,消費增長按年升8.4%,已跑贏整體經濟增長。去年消費對GDP增長貢獻值升至76.2%的高水平,已成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這正正是因為多年來政府開支及投資得當,國內消費增長才會穩步及健康增長。儘管出口仍是中國的主要增長引擎之一,但消費亦越來越重要。此外,中國產業鏈相對完整,產品多元化,且質優價廉,縱然減少出口美國,貨品及技術仍可銷至世界各地。在這基礎下,中國經濟的增長縱然減速,但亦不見得是什麼可怕之事。

外交部駁斥特朗普的說法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媒體把中國經濟增長減速的一宗實屬中性之新聞,當為負面新聞來報,美國總統特朗普還急不及待的造謠,說中國希望盡快達成貿易協議。外交部已正式反駁及否定這種說法。

大家試想想,中國在過去一年來,在貿易談判上的態度都十分清晰,並非不能讓利,但要在一個合理區間及公平的原則下談。每當美國「獅子大開口」,談判便即告吹。如美國使出什麼施壓手段,中國必有反制。

這一年多以來,美國一時和談,一時又「反檯」,態度反覆不定,如今特朗普亂說話,外交部也絕不賣賬。到底,中美貿易談判中,那一方處上風?由此可見,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減速,但仍是穩健的發展,面對美國的挑釁,依然表現得不卑不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今年 12月19日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活動並發表演說。

    劉遵義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