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事‧情》紙紮工藝在傳統民俗中的角色
紙紮工藝在香港的傳統民俗中扮演重要角色,不論是中秋玩的燈籠、元宵節的花燈、還是喪禮上的金銀橋,都需要師傅一手一腳製作出來,更在2017年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紙紮工藝一直圍繞我們生活,你留意到嗎?
紮作工藝有五個重要工序,包括「紮」、「撲」、「堆」、「寫」、「裝」。「紮」指用竹或鐵絲紮出骨架,「撲」則是將紗紙分成小塊鋪於骨架上,「堆」是指紙品堆疊,「寫」則是在製品上描花紋、寫字,外塗需一層保護漆光油,而「裝」則為最後在成品上安裝絨球等裝飾。不過,並非每一個紮作都要走完所有的工序。
紙紮工藝最經典的作品是大型花牌,主要用於廟誕活動中,祝賀開張喜慶、節慶廟會等。
在長洲,市民更會將花牌用作公告之用,例如:旅行、通報婚訊、尋人啟事等等,成了當地人的傳統特色。
另外,不同節慶大大小小的燈籠,亦是常見的節慶紮作,在中秋節佳節、元宵等,四處都掛滿燈籠來裝飾,為節日增添喜慶色彩。
燈籠的類型很多,有觀賞用的宮燈、走馬燈、祭祀用的炮燈、竹篾紙燈等,當然也有我們常見的中秋燈:楊桃、金魚和兔仔等不同造型。
紙紮工藝亦見於喪葬儀式,這些紮作用品主要供奉死者,金銀山、金銀橋及仙鶴用來超渡亡魂,另有滿足死者衣、食、住、行各方面所需的物品,近年隨著時代進步,更有不少新潮用品,如麻雀枱、電玩、電視機、汽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