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林:你羨慕別人精彩的人生嗎?
先來一個假設問題:你怕出席舊同學的大型聚會嗎?
多年不見,同學儘管舊情綿綿,相信大部人還是會「耍手擰頭」。無他,除了是工作家事忙碌、分身不暇以外;其實更怕的是聚會淪為一場「曬命Show」。舊同學聚在一起,互訴當年,少不免攀比大家的職位與身家。別人今天的精彩人生,彷彿映襯你的空虛與無奈。聯想至此,最好還是聲稱事忙推搪一番,稱病不去了。
人比人,比死人,朋輩比較,尤甚以讀書時的「書友仔」的比較最難堪。你或會想,明明大家都是在同一間中學、或大學某系讀書,何解後來的發展截然兩荏呢?
你我都是馬太效應的受害者
每個人的成長大不同,縱然接受同一個老師的教導,讀書明理的速度均有不同,除了天生稟賦之外,有教育心理學家指出,更大程度上是看你有多少資源起步,是否贏在起步線。假設你父親,在你很小的時候已經著重你的英語訓練,日子有功,把握知識的「複息效應」,英語水平已比同儕優秀得多了。而語文作為一項重要的文化資本,繼續影響你獲得新技能的能力。換言之,原有知識豐富的人,已建立更高的學習效率,故即使學習相同內容,也會比知識匱乏者學得更快。
聖經馬太福音有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馬太效應就是一種「資源起步論」,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只要獲得每一點成功,就會繼續累積優勢,更大機會獲得更卓越的成就。故此出席舊同學聚會,不難發現,部分出色的中學或大學同學,少不免本身家裡有點父幹;又或者初出茅廬,已經進佔跨國企業,再慢慢拾級而上,知識帶來財富,成就令人艷羨。
明乎此,大部人的出身平凡得很,一無資金,二無機會;而年少無知,怎懂得有上述馬太效應的思維?結果,我們都是馬太效應的受害者,成敗早註定。
如何突破之?專注一點方有出路
怕出席同學聚會,其實是怕他們耀眼的成就,令人自慚形穢。那麼有出路嗎?
筆者還年輕,不敢妄語,但相信對於沒有背景及資源的人,專注於一件事,切忌分散投資,才有出路。原因是,一分耕耘,未必帶來一分收穫;若對於智力、知識積累、技術水平、人脈、資金等資源本來就不出眾的人,結果帶來的是「周身刀、無張利」的結果。還是專注一點更好了。
或許你會問,該如何專注呢?首先審時度勢,挑選一個自己感興趣、擅長而不易被社會淘汰的領域發展,假以時日,定必精通,形成專業優勢。其次,還是靠自己加把勁,提升思維方法,改善溝通技巧,方得始終。
紙上得來終覺淺,得知此事要躬行。站上邏輯思維的高度,可以認知事物的規律,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人生長路漫漫,與其艷羨少年得志,更令人珍惜的是,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