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藥石之言——通識教育應與中史科、學會活動結合

2019-10-16
 
AAA

edu1.jpg

文:仰子

1.前言:教改早種病源

近日對社會上對通識科有很多批評,筆者倒認為通識科的問題非近日發生,早在近20年前教育改革時已種下。追本溯源,乃源於當年教改的核心思維出問題,而非單一學科之問題。若要改善,並不能單單改革通識科,而是要與歷史科(包含中史及歷史科)、學會活動等三方面一起配合改革,以讀史為基,通識為輔,學會為用,才能匡正時亂,革弊補闕。

2.高分與否,低能依舊

當年的教改,雖有良好的意願,希望改變當年學生死記硬背,高分低能的問題,期望培養學生創意和獨立思考能力,以便迎接新世紀的挑戰,然而卻「畫虎不成反類狗」,高分與否,低能依舊。問題在於當年構思改革之人,本身就是紙上談兵、高分低能之人,只把一些教育理論、空泛理念強加於現實世界,卻又閉門造車,不接受前線教師反饋的意見。

3.學習、思考、實踐,三者缺一不可

2000年推行的教育改革,其中一個重要變革便是迎合世界需求,課程內容不再倚重背誦記憶,加強思維訓練。然而如何學習待人接物,怎樣創新解難,是一個過程,而非單單加入思維訓練、批判思考便足夠。首先,便是確認問題,然後綜合分析所掌握的資料,演繹推理出結論,然後實踐驗證,以證明該結論的真偽成效,再作出修正改良。學習、思考、實踐,三者缺一不可。

而分析要正確,首先是分析的資料的量和質都要足夠,現時常常提到的「大數據」要「大」也正是如此,採樣不足或來源粗劣均會令分析偏頗出錯。而經分析出來的結論,若未經實踐考驗,便容易流於空中樓閣,不切實際。

4.讀史為基,思考才能縱深,眼光才能放遠

唐太宗曾說:「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新唐書‧魏徵傳》)

教改以不重背誦為由,刪去中文科的範文,已為人詬病,更輕視中史科,將之邊緣化,學校為了節省教學時數,往往將之歸入人文學科之一,令本身教學時數已足襟見肘的中史科更見緊拙,令學生對我國歷史記憶都成了「斷橛禾蟲」,失去了延續性。

若沒有歷史的縱深和距離,只依靠時事新聞來學習,分析結論便易出問題。現代新聞容易因背後財團立場或銷量考慮而嘩眾取寵或偏頗不實,更遑論社交媒體和網絡上流傳的眾多謠言蜚語。法庭審判需要證據,更要按司法程序,而非直接按報導判刑,便是建基於此。

5.建議一:中史科應獨立成為初中及高中的必修科

故此,筆者建議中史科應獨立成為初中及高中的必修科,並與歷史科相配合,考試範圍和計分方法則可因應選科情況靈活調整。這則可令學生在學生在學習分析問題時,能有更縱深和寬廣之基礎和眼光,同時能兼顧文理科生的不同情況。同時亦能學習到各史家的史識、史觀,對辨事明理,助益匪淺。

6.學會實踐,驗證所學,為自己的判斷和言行負責

鄧小平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教改前的課外活動,現時改稱為「其他學習經歷」。然而,學會活動可以是「其他學習經歷」的一種,但卻不能為別的代替。因為學會活動中,由競選、組成、人事、行政、財務、組織、策劃、管理、外交、物流、危機應變等實際運作都需要由學生自行負責,和單純參加由教師或社工已安排好的參觀或實習體驗不同。這樣學生才能驗證他們學習得來,他們自己相信的一套是否切實可行,還是偽善離地?

7.在待人處事上發育不良

教改以後,學校在「殺校」和繁重的工作壓力下,很多教師為了省事,都直接把活動都安排好,學會幹事每每只是執行,失去了自身實踐驗證的機會。過份的保護,其實是限制,更是危害,令他們在待人處事上發育不良,容易出現幼稚、天真、衝動、自我中心的問題。這亦是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工作時經常受到的批評。

8.建議二:應給與組織學會活動的學生自主權

故此,筆者建議校方在學會活動上,在定下合理限制及適當風險評估後,應給與領導和組織學會的學生自主權,由學生當家作主,按自己的分析判斷行事,同時他們也要為自己的決定和言行負責,而非只管「吹水」,作鍵盤戰士,推卸責任,例如:學生自己覺得構思完美,又是否能實行?外圍因素會否全都遷就自己?為何別人不肯無條件配合我?供應商為何不肯免費贊助?除了自己外,其他人不同的判斷又是否正確?抑或只是方法不同,目標一致?批評了別人,自己又能否做到?發覺自己判斷或行為有誤時,又該如何反省和補救?如何處理團隊成員間衝動、情緒化或浪漫主義的行為?如何拉近理實和理想的差距?

可知現實環境不會單單由個人意志所改變,只能以意志輔以能力去改變或適應環境。學會活動正是可令學生驗證自己之前的世界觀、思維方式、待人處事的方式是否可行和正確,並給與檢討改進的機會。

9.總結:讀史為基,通識為輔,學會為用,跨科協作

讀史是為學生建立縱深而寬廣的基礎,通識則輔以思辨工具,而學會活動則提供驗證的機會。

例如:學生可設想若是成為王安石或是張居石,既要得到官僚系統及既得利益者的支持以推行改革,但改革又難免影響到他們的利益,該如何平衡取捨呢?

甚麼是種族共融?不同種族在社區遇到甚麼問題?若學校的學義務工作隊想推動社區種族共融,如何組織和訓練義工?如何令社區了解和接受共融概念?如何取得持份者的信任和支持?

10.理性客觀,重視技術上的探討

上述例子,都是希望學生在跨科學習之後,能有收集足夠數據及資料的能力,進而分析綜合,理性客觀地推演出處理和應對方案,並透過實踐來驗證反饋,進一步完善。而不會像王仁宇先生於《中國大歷史》中所批評傳統史家:「過於強調道德上的議論而忽視技術上的探討」;不會因為認為某人是好人,所以凡是某人做的,都絕對維護;認為那人是壞人,所以凡是對那人做甚麼,都是絕對正義。

11.匡正時亂,革弊補闕

筆者建議應以跨科協作的形式進行,協作小組可由中史、通識、課外活動三個範疇的負責老師輪流擔任小組主席,亦可各校學生情況或學科側重點,邀請其他科目老師加入,亦可聘請校外之專業支援,並按校本需要調整改良。在教育學生待人處事、解難創新上,三者缺一不可。如此,則能匡正近二十年來之錯漏,補救教育改革之缺失。

12.後記:「緣木求魚」與「仁者無敵」

近日對通識教育的批評,其實很多早在十九年前已說過。只可惜近二十年來成為教改實驗白老鼠的一眾學生又可以怎樣?

單單教導學生批判思考,只會令學生變得紙上談兵,游談無根,更甚者便會畫餅充飢、緣木求魚。學生言行粗疏莽撞,固然有自身責任,但為人師者、主其政者更是責無旁貸,一味苛責學生也無補於事。

這令筆者想起《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個教事,是孟子和齊宣王的一段對話,齊宣王想一統宇內,威服四夷。孟子卻說他是「緣木求魚」,徒勞無功,更「後必有災」。齊宣王問孟子為何,孟子則反問齊宣王,以鄒國一小國之力,能戰勝強大的楚國嗎?齊宣王說不能。孟子便「打蛇隨棍上」指出小不敵大,寡不敵眾,弱不敵強。齊國只佔中原領土九分之一,便想以武力,以小勝大,和傻傻的鄒人去找楚國打仗有何分別?還不如施以仁政,令天下(包括對方和自己)的人民都信服你,向你傾訴,並主動投靠你,希望在你的地方謀生營商。得民心者自然得天下,當天下歸心時,誰人還能阻擋你呢?

筆者猜想這故事應該對現時爭論不休的各方也有警醒作用。

 

仰子

八十後。日間唯唯諾諾,夜裡縱筆疾書,以抒胸中不平之氣。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