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珍:貴賤之別

2019-10-28
林小珍
ViuTV 智富通主持
 
AAA

LV1.jpg

逃犯修訂條例引起軒然大波,社會動盪了好幾個月,警民關係惡化,衝突加劇,矛盾日漸升級,除了肢體上衝突,更深層次是人身攻擊。

其中一件事件令我印象深刻。有網民拍攝到有警員辱罵街坊「你住公屋有咩地位啊?」即時惹起居住在屋村市民反感,更掀起一班屋村長大的明星藝人、社會名人群起而攻之,聲討該名警察鄙視窮人、沒修養的品格。

我不意外⋯⋯

特首林鄭月娥曾於公開場合講話中指,"They did not mind destroying Hong Kong’s economy , they 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

中文翻譯作:示威者不介意破壞香港的經濟,他們是一群沒有社會地位的人。亦有人譯作「他們是一群沒有社會持份的人」。

無論是譯作「地位」還是「持分」,簡單而言「沒有位份」,再直接一點講「冇你份」、「這遊戲唔受你玩」!

就連一代宗師葉問都有同樣的想法,《葉問2》經典金句「人的地位雖有高低之分......」,在香港這個金錢掛帥的資本主義社會,你每個月「搵幾多」就決定了你的階級地位之高低。葉師傅道出了千古不變的社會現實,甚是悲涼,只因人們無從改變,所以我們都很努力打拼,爭取向上流動的機會。

但這些以功利量度的身份,師父說不是最重要,重點是後半部份「人的地位雖有高低之分,但是人格不應該有貴賤之別」。

若以性本善論,貴賤之別本應是不存在,可是人的貪婪令部份人人格腐化,出現了所謂的「賤格」、「上流社會下流人」。

這些人和事,心裏有數便算,人們極少在公開場合高談闊論,「寧俾人feel莫畀人聽見」,皆因有些微人性的人,都會自覺有歧視和不妥。現在卻發展到「兜口兜面」,令筆者心寒。香港的教育的確出了大問題......

香港教育以目標為本,重視成績和學術,鮮有談及倫理和藝術及個人修養,造成孩子求學只求分數,缺乏關心和敏感別人需要的同理心。

因此「英雄莫問出處」,「只要靠自己的堅持和真本事,必定能闖出個未來」、「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以至「嚴己寬人」等人生正面價值,此時此刻在外頭已被摒棄......

沒有人喜歡被排擠、被孤立,若再以身份地位去劃分,只會惹來更激烈的反彈,既然特首新一份施政報告,題為「珍惜香港、共建家園」,大家都是一家人,何以要區分市民等級,為自己再埋下另一個管治災難,再增添一個「乞人憎」的罪名。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