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葉明:「無國家共同體」就是港獨

2019-11-18
李葉明
專欄作家
 
AAA

233.jpg

香港泛民主派的中青代,兼有作家和學者身份的方誌恆博士,最近撰文談了他對「反送中」運動的思考及展望。這讓我們有了一次難得的機會,從「反送中」引領者的角度,去理解這場運動的本質。

方誌恆畢業自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系,之後加入港府任行政主任,2007年離開公務員隊伍,投身學術界,現為副教授,任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副總監。他也是民間智庫「新力量網絡」副主席,《香港革新論》主編,被視為公共知識分子——以知識推動社會政治的變革。

三年前,方誌恆連同30位「泛民」人士發表《香港前途決議文》,提出「內部自決」和「永續自治」,實現「自決權」等主張。

在最近的文章中,他把「反送中」運動稱為「流水革命」,認為這場革命對香港的「自治運動」具有時代意義。他在文章中還提出香港是一個「無國家共同體」(stateless nation)。

懂英文的人都知道,nation就是國家的意思。譯成「共同體」,很多人反而不明白是什麼。但看英文很清楚——香港是一個沒有國家名分的國家,一個不是國家(stateless)的國家(nation)。

Nation也可以理解為民族或國民。那就更清楚了,意思是港人是一群沒有國家的國民(不必認同中國),或是一個不同於中國人的民族。

一個爭取「自決權」的民族,意味着什麼?那就是「獨立」啊。眾所周知,二戰後,大批殖民地就是在「民族自決」的大旗下獨立的。

可見,「無國家共同體」就是港獨。只不過這種「港獨」與「獨立建國」不同,方誌恆主張的是「獨立不建國」。因為「無國家共同體」的概念,認為香港是一個「非國家的國家」,或者說是「國際自治政體」(internationalized autonomy)。因此在他看來,香港只需要獨立,不需要建國。

那怎麼實現這種「不建國的獨立」呢?在方誌恆看來就是落實「真普選」——排除中央「干預」,不對候選人做任何遴選,完完全全交給「港人自決」。

稍微回顧一下當年的中英談判,中國政府曾堅決反對香港問題國際化,以及英國要把治權交給港人,讓「港人治港」變成一種「聯邦」或「邦聯」模式。中國政府堅持英國必須交還香港主權,中國政府再以中央對地方的形式,授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這意味着港人的自治權來自中央授權,也就是說香港並不擁有主權,也沒有所謂的自決權。而尋求香港「自決」,並把港人說成是中國以外的另一個民族,其本質就是「港獨」。這已是再清楚不過了。

只是這種不必建國的港獨,所需要的只是把自治權從現在的「中央授權」,變為「港人自決」。其隱蔽性較高,又可包裝成「高度自治」或「永續自治」等。

方誌恆說,這場發韌於「反送中」的「流水革命」,已成為新一波的「香港自治運動」。而這個自治,不是指現有的「港人治港」,而是落實「真普選」後的「港人自決」,也就是不建國的「港獨」。

方誌恆表示,「反送中」運動雖因修例而起,卻不會因撤銷修例而終止,抗爭的最終目標是「真普選」。方誌恆在文章另一處再次強調,這場運動的真正目標不是撤回修例,不是設獨立調查委員會,不是林鄭下台,而是落實「真普選」!

為什麼「真普選」那麼重要?因為它已成為港人自決(港獨)的代名詞。是香港通往獨立於中國的「無國家共同體」的一條秘密通道。而這條通道的通關密語就是「暴力」。

方誌恆說,這次運動「港人非常團結」。真的嗎?顯然他完全無視香港有撐警和希望止暴制亂的民意;也無視暴力對香港社會的撕裂,無視蒙面暴徒對持不同意見市民的毆打,無視學生對持不同觀點老師的非法禁錮……

方誌恆說的團結,其實是指「和理非」和「勇武」的團結。他在文章中說得很清楚,這場運動「和勇之間」克服了路線分歧,攜手合作——前線由勇武抗爭,後面有「和理非」支援。

換言之,「和理非」與「勇武」早就合流。對於「暴力」,他們完全沒有「路線分歧」,只有攜手合作、分工不同。

讀到這兒我明白了,為什麼「和理非」拒絕與暴力割席?為什麼泛民聲稱不追求「港獨」,卻又不譴責「港獨」?在這場運動中,泛民與港獨早已合流,「真普選」已成為「港獨」的幌子,「和理非」已淪為暴徒的假面。

在方誌恆的論述下,這場運動的性質逐漸清晰起來。這是一場打着「真普選」的旗號,以追求港人自決(獨立)為目標,以暴力為手段的革命(暴動)。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場帶着假面的港獨暴動。

 

(作者是專欄作家,網站主編)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這些港獨政治組織不可能真正遵守美國法治及從事香港民主的正常事業,而必然成為一股社會亂源,甚至不排除他們會將「黑暴」傳統與技法傳授和傳染給美國本地人以及美國的其他外來移民。

    田飛龍  20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