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隆:政治海嘯過後 建制派要破除政治迷信

2019-11-26
吳志隆
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
 
AAA

222.jpg

政治選舉是一門社會科學,建制派卻當它是種迷信!

作為親身參與11月24日選舉工程的人,看著多位在地區貢獻良多的兄弟姊妹在選戰中墮馬,有太多的思緒與觀察,要一一妥善整理尚需時日。但此刻想先與讀者分享最關鍵的一條:我們該怎樣看待「政治選舉」這件事。

11月24日的區議會選舉給建制派一個極震撼的教育:452個選區中,「黃」豪奪385席,佔全港直選議席85%以上,「藍」只佔有59席(13%),這個結果被「藍軍」形容為「政治海嘯」。要走出這場政治海嘯,建制派應先破除兩項「政治迷信」!

勿讓經驗束縛想像力

這次選舉結果讓我最意外的是,一大批地區工作紮實的建制派地區工作者,諸如劉國勳、洪錦鉉、鄭泳舜、鄧詠駿、葉傲冬、徐海山、洪連杉、楊子熙等,都因為被標籤為「藍」而一一墮馬。這些人曾經在過去多次的選舉中或是票王,或是自動當選,但都在這次政治海嘯中高票落選。

這引出筆者對政治選舉的一個最基本思考:永遠別用過去的經驗來思考今天的選戰,但可惜筆者同時發現,「過去的經驗」是建制派奉如圭臬的第一大政治迷信,束縛了參選團隊對選舉的想像力,及對選舉工程的創造力。

筆者不是說經驗一無所用,而是要強調不能因為經驗而束縛對選舉的想像。選舉雖然每次都是相似的程序,社區也還是那一個社區,但四年時間的社會變遷、人口流動、對手變更等等,為每一場選舉帶來很多新變數。有人喜歡用過去的數據來規劃未來的選戰,如上屆得票率來推算雙方支持者等,但缺乏對「流動數據」的足夠重視,對社會與社區的動態變化缺乏即時回應,當面臨如「修例風波」這樣的政治海嘯,顯得無能為力。

選舉本身就是政治性的活動

筆者分析近百位建制派候選人的宣傳單張,也與當中數位談過選與策略,甚至參與過某些選區的選舉策略規劃。發現他們深深相信區議會選舉是「務實之爭」,立法會選舉才是「政見之爭」,但筆者需要指出這就是需要破除的第二種迷信!

剛落幕的這場選舉,明顯是利用區議會平台來進行的一場政治性公投,無關候選人對社區的貢獻、無關社區藍圖。最能感召大多數選民的是候選人的政治立場、政治口號。

大概從2014年的「佔中」開始,香港社會開始有比較普遍認同的政治光譜的區分:代表親政府的「藍」與代表抗爭體制的「黃」。自此後香港步入台灣式的顏色之爭,特別是2019年的修例風波後已經演化成顏色對立,政治立場主導民眾的主要思維,就連消費也要講究「藍店或黃店」。這樣的社會氣氛下的選舉,怎可能是「務實之爭」?

上面提及的每一位建制派中生代,哪一位不在自己社區中耕耘十多年?哪一位在社區不留下一些建設與規劃?市民不是看不到他們的務實貢獻,只是相比起他們所歸屬的「藍色立場」,他們的貢獻便顯得微不足道。

台灣選舉術語有所謂「賭爛票」(因為怨恨A,所以投票支持B)在這次區議會選舉中發揮到淋漓盡致。候選人不能假設選民在區議會投票時就「務實理性」,立法會投票時才「政治發熱」。若再迷信只要務實地區工作便可穩操勝券,建制將無法翻身。

選舉本身就是政治性的活動,無論是立法會,還是區議會。

敗選後的建制圈內流傳一種「非戰之罪」的說法……這說明仍有建制中人迷信區議會是「務實之爭」,這些人忽視地區工作者不僅要有社區發展眼光,還需要累積自己的政治能量,在社區面臨政治問題時要有所作為,若不破除迷信,客觀審視選舉工程中務實與政治的關係,成功不會重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劉業強希望各位市民特別是鄉郊居民,能夠在12月10日星期日的區議會選舉中把握手上的一票,投選心儀的候選人。

    劉業強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