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偉:勝敗兵家事不期 捲土重來未可知

2019-11-26
 
AAA

ELECT1.jpg

第六屆區議會選舉結果全部出爐,在史無前例逾7成的投票率下,建制派遭遇重創,最終只保住59席,失去200多個議席。從議席上看,當然是一場大敗,但從得票上,建制派總得票卻較2015年增加逾44.1萬票,增幅55.5%。不過泛民增加的票更多,在區議會選舉單議席單票制,選票大增大水沖倒龍王廟,建制派的崩盤已是無可避免。

今屆區選再次反映泛民和建制的基本盤,泛民5成多,建制4成多,基本未有改變以往的「六四比例」,但過去「六四比例」只是出現在政治掛帥的立法會選舉,相反較重視地區民生、重視候選人往績的區選,並沒有出現。顯然,這次區選是因為反修例風波,導致社會高度政治化,選舉兩極對立,區選由以往選政績變成選顏色,令「六四比例」首次在區選出現。區選立選化,但選舉制度卻採取勝者全取的單議席單票制,兩大因素導致建制派在得到4成多選票的情況下,最終只取得一成多議席。

當然,選舉就是講議席,建制派的大敗已是既成事實,現在的問題是區選的大敗會否延續到明年的立法會選舉?現在看來不必過分悲觀。一是泛民取得的5成多選票,前提是投票率要達到7成以上,7成以上的投票率不要說是香港,在全世界都極為鮮見。明年的立法會分區直選,投票率要超過這次區選,機會並不大,意味著這次建制泛民的基本盤可能會延續至明年立選。這樣,建制派將可以分揮在配票、協調上的優勢,加上在比例代表制下要大勝很難,大敗也不容易,所以建制派在立法會選舉相信有望止住跌勢。

二是泛民這次的高投票率,主要得益於反修例風波下激化的社會政治氣氛,甚至可以說是出於一種仇恨動員,但仇恨很難持久,現在距離立法會直選還有很長時間,泛民是否要將暴亂延續至9月?又或如何保持市民的不滿或仇恨?在政治狂飆之後要保持如此高的投票率並不容易。

三是選舉的鐘擺效應。鐘擺效應是選民投票心理的一種常見現象,當某一個政治陣營在一次選舉中大勝後,大敗的陣營較易在下一次選舉中收復失地,就如鐘擺向左擺後,便會向右擺,循環不息;擺動的幅度愈大,回彈的力度也愈大。香港選舉出現鐘擺效應的情況屢見不鮮,最明顯例子就是2003年泛民在區選大獲全勝,但建制派的選情卻從2003年區議會選舉中谷底反彈,大力回擺。明年立法會選舉會否出現鐘擺效應,值得關注。

四是這次泛民候選人勝選,某程度是踏著大批反修例人士的身體向上爬,食了「人血饅頭」也不是沒有代價,包括要在經濟上回報抗爭者,在抗爭路線上、暴亂上更加要「齊上齊落」,而不斷升級的暴力也會令泛民政客面臨進退維谷的處境,如果不從又會惹來過橋抽板的攻擊和指控,泛民與激進分子將會不斷衍生各種利益上、路線上的矛盾。

勝敗兵家事不期,選舉有勝有負,沒有「長勝將軍」,個人也難以扭轉大勢,只能保持信心和鬥志,不要憂懷喪志,就算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被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而且,得票顯示建制派的民意基礎依然牢固,建制支持者依然穩如磐石,並沒有崩盤,泛民並不擁有所謂壓倒性民意。建制派候選人輸的是大勢,輸的是選舉制度,理應保持定力和信心,繼續深耕社區,服務市民,爭取更多市民的支持,在明年立法會選舉捲土重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劉業強希望各位市民特別是鄉郊居民,能夠在12月10日星期日的區議會選舉中把握手上的一票,投選心儀的候選人。

    劉業強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