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與駱惠寧主任分享三個看法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履新,他第一時間向香港市民問好,所強調是近半年香港形勢讓人揪心,大家都熱切期盼香港能重回正軌,並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說:沒有和諧穩定的環境,怎會有安居樂業的家園!
的確,香港作為一個多元社會,出現政治分歧其實正常不過;然而,當政治紛爭發展成政治戰爭,進而威脅這座城市的長遠繁榮,則肯定不是港人樂見。對此,筆者有三個看法,希望與駱主任分享。
一:攻心至上 不單攻城
首先,「止暴制亂」絕對是香港當前急務,暴亂持續下去對所有人均無好處;除了恢復秩序,長遠也要著眼長治久安。「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止暴制亂」無疑份屬層次較低的「攻城」;要真正達致「攻心」,單靠執法是不濟事的,難以令人心悅誠服。始終,細察區選結果,雖反映票數之差不夠議席之差般大,但一個政權總不能只靠四成人的支持維繫,「一國兩制」要行穩致遠必然要得大多數人的認許。
目前,黃營抗爭好大程度是由仇警支撐,相關訴求甚而高過普選訴求、罷官訴求等等;毫無疑問,這個訴求必須得到正視及有效回應。眾所周知,於此非常時期,實不宜無端損害警隊士氣,惟如果仇警的心結不能化解,「攻心」之說難免事倍功半。針對個別違規違法的警員秋後算帳,不單是政治上的應有出路,更加是法治上的應有之義。就似「佔中」之後,個別警員還是依法受到懲處,今次事件誠不應例外看待。即將發表的監警會報告,以至往後成立的檢討委員會,便為當局應予把握的機會。
二:積極拉攏 不宜敵視
畢竟,要擴大藍營僅佔四成的餅,必須將部分綠絲帶、以至淺黃人士拉攏過來方成,我們總不能及無辦法將其餘六成人踢出香港,包括並不能完全放棄我們的下一代--這是第二點,即不宜以敵人看待黃營人士,而應積極將他們化做朋友。
於此基礎上,敵我意識只怕適得其反,不可能有效將「黃」變「藍」,甚至注定將「黃」推向「深黃」甚至「全黑」之窘。民主政治的遊戲規則,到底是爭取多數人民的支持,此乃一個此消彼長的零和關係。一日不能扭轉藍營的少數地位,要長治久安恐怕困難重重,港府施政也難免繼續舉步維艱。緊記,選舉裡每一票都很重要,每一票均要努力爭取過來,每失一票就是一票,更莫說永久失去一票--親身落場參選的政黨,肯定知之最詳。
上述化解仇警之謂,正是避免「黃」變「深黃」,進而爭取「黃」變「綠」「藍」的辦法;另外,化解仇藍、仇共等氛圍亦很重要,否則擴大藍營的餅必然無從談起。所以,就以針對拉攏港青為例,方法必然是張開懷抱,歡迎及邀請內地參觀,好讓他們更好掌握第一手資訊,而非反過來一竹篙拒絕入境。
三:開放文宣 反擊壟斷
第三點,乃應對二手資訊偏頗問題,即打破輿論被黃營壟斷狀況。這裡所指壟斷,不是藍媒的「量」,而是市民如何受輿論影響的「質」。不必諱言,由網上的網媒、社媒,到網下的報章、電台、電視,黃營好大程度均處於壟斷地位。故此,「筆桿子裡出政權」,要想有效攻心、有效拉攏民意,傳媒一環必然不能忽視。
有民調顯示,公眾對《蘋果日報》的公信力評分近月急漲,僅差些許便成為香港最有公信力的華文報章,其餘偏黃的電台、電視評分同樣上升,反之偏藍以及偏綠的則全線下跌;無論相關民調是否真箇準確反映民意,就筆者了解,這多少反映了民情所向,有關方面誠不得不重視。因為,多達四成藍營支持者,居然沒有相應比重的傳媒反嚮意見,以致網上網下皆由黃營主導,這個自由市場難免是不合理、不公允的;至少,黃藍之間的勢力分佈,應同步趨於六比四的比率才堪稱正常吧。事實上,自由市場本易衍生壟斷,否則各地也不會在經濟層面訂立反壟斷法;只可惜,在輿論上國際尚未與時並進,還未訂立類似法例作出監管,包括未有處理日益受人關注的「演算法」圍爐取暖及迴音室問題。
當然,上述結果或是近期「黑色恐怖」的「起底」、「私了」所致,故黃營聲音竟然完全蓋過藍營聲音;不過,人所共知,藍媒陷入劣勢早非一朝一夕之事。「佔中」之後,親藍網媒確如雨後春筍湧現,但論到實際影響力,今次一役無疑將藍黃的實力差距表露無遺。為何藍媒總是落後於人?香港的政治、文化環境既跟內地不同,兩地傳媒生態實也差異甚大,故國內一套不可能完全適用於香港。而且,單看黃營文宣所現創意,更將藍營遠遠比下去了。創意的基本條件,除了人才是否出色,就是自由開放的環境;「無底線」抗爭下的黃媒,就恐極盡自由之能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於此「筆桿子」的輿論戰爭,藍媒能否在各層面放手一搏?過去會否過份畏首畏尾、被過多的框架約束?況且,黃營內在誘因強勁,文宣團隊全力以赴,藍營則或安於本份,重視媚上多於媚下,亦恐為勝敗關鍵。於此層面,不加大投放、不加大動作的話,斷難扭轉輿論戰的長期敗績。
以上幾個分享,不僅針對當前暴亂而言,都是站在較高、看得較長的大戰略角度來說。「止暴制亂」只是一場仗罷了,「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才是終極之戰。要打好這場戰爭,令香港長久地和諧穩定、安居樂業,攻心至上、積極拉攏、開放文宣,乃筆者希望與駱主任分享的三個看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