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楓:善用大灣區政策及高新科技,可使農業重上軌道
根據漁護署統計,香港去年逾九成糧食為進口食品,蔬菜自給率更只有1.7%,引起不少人擔心香港糧食過份依賴外地,潛藏糧食危機。本港農業發展萎縮多時,現時僅有約二千多個農場,皆因面對土地及人才不足兩大問題。香港農業到底應如何發展?
香港可供發展土地已有限,要開發新土地撥歸農業用途更是不易,農地不足,政府不妨善用大灣區優勢,與鄰近內地城市合作。前年廣州市農業局宣布打造大灣區「菜籃子」農業生產基地,將可作為本港農業發展後盾。除了可為本港穩定提供豐富優質農產品,更可促進本港農業現代化。政府可加強宣傳,安排交流考察團,鼓勵本港有志從事農業發展的人士考慮往廣州發展,既可融入廣東農業,亦可把當地的農業技術引進香港。
除了背靠大灣區,政府亦要加強對本港農業往高新科技方向發展。政府曾在2018年提出「新農業政策」,開展的農業園第一期工程及設立五億元「農業持續發展基金」,但主要工作卻流於推廣休閒農莊及教育宣傳。政府應撥更多資金協助農業轉型,包括津貼農業經營者購入高科技設備,並安排租地補貼,以推動本地農業現代化,吸引更多人經營農業,「造大個餅」。
政府亦可為農業經營者配對中、港的最新農業科技研究成果。國家近年推動了香港與內地合作研發農業技術,例如去年中文大學就獲內地科技部經費資助,成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改善國家的農業及糧食狀況的技術。港府可聯繫這些實驗室與農場合作,並津貼農場以優惠價購買相關技術及設備。
據漁護署資料,去年農業人口老化嚴重,超過六成達六十歲以上。引入高新科技,可扭轉農業「工時長、體力勞動大、工作刻苦」問題,吸引年輕人入行,舒緩農業青黃不接。有媒體就報導新興本地豬品牌「太極豬」,引入大數據電腦程式,以現代化設施養豬,由電腦控制豬舍溫度、濕度、阿摩尼亞濃度等數據,監控豬隻成長及狀況,更自動按豬隻食量分發飼料,豬隻獲悉心照料,因而肉質上乘,肥瘦均勻,為本港農業品牌打響名堂。
政府應制定長遠政策,透過背靠大灣區,善用中港農業成果,改善本港農業效率及品質,協助本港農業健康發展,讓市民吃到既新鮮、又高營養價值的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