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夢幻再重組‧影評】李美:變調的續集 膠劇的設定
《重案夢幻再重組》劇照
《重案夢幻再重組》是《重案夢幻組》系列闊別銀幕17年後的最新作。這些年來,世界變了樣,本系列也難倖免。兩位男主角、監製繼續參與,導演卻換了人——這個「三缺一」的組合,已夠第三集風格劇變,不僅與前作格格不入,且還堪稱眼高手低,可用「搵戲嚟做」形容。
《重案夢幻組》系列本身定位是動作喜劇,1995年和2003年上映的首兩集,皆由商業片能手Michael Bay執導,由著名製片Jerry Bruckheimer監製;兩位不時「互串」的黑人警探Mike和Marcus,分別由Will Smith和Martin Lawrence飾演。然而,新作導演則易了手,改為新人拍檔Adil El Arbi及Bilall Fallah接掌;新人事新作風,他倆希望大刀闊斧,轉而追求角色深度,不再純粹商業掛帥,出發點本來可取。
問題是,兩位警探戲裡戲外均已不再年輕,所謂「壞男孩」(本片英文名為《Bad Boys》)已成年逾50的「壞大叔」。過去,二人妙語連珠互發咀炮,配合超誇張的火爆動作面,不求深度只求爽快,無疑切合「壞男孩」的貼地命題,將喜劇與動作元素推至極限。現在主角「年事已高」,就如《第一滴血》、「007」等老牌系列般,電影轉而強調「去神話化」,突出他們風光不再,甚至各有弱點,若然朝此戲軌踏實貫徹,其實可令系列層次昇華。不過,本片的劇本及執行卻嘗試「走捷徑」,在設定上突然搞出此前從未鋪塾的「大龍鳳」,結果到理應劇力爆發的段落,卻淪為令人摸不著頭腦的「黑人問號」窘態。更有甚者,編導尚且故作深沉,「老氣橫秋」地講道理——出來效果,不是畫龍點睛,而是畫蛇添足,所謂深度亦顯得淺薄乏力。由於劇本失準,也導致兩位老拍檔本已克制的搞笑戲碼,變得更加失色,甚至透出絲絲突兀,與系列前作大有割裂之感。
本片唯一仍然保持到水準的,是動作場面。新導演不如前作沉醉破壞式巨型場面,即使動作規模相對較小,但調度上則更為講究,主要兩場重頭戲均十分流麗,加上選在黑夜進行,視覺效果賞心悅目,較前也多了一種意想不到的城市美感。此外,電影節奏亦比前作精確,更重簡約風格。
然而,由於劇情與言志的硬傷,無論技術多好仍嫌瑜不掩瑕,尤其本片導演還志在透過劇本來提高深度——總之,喜歡前兩集的粉絲,肯定要調整心態入場。
(注意,以下完全劇透)
《重案夢幻再重組》劇照
《重案夢幻再重組》的最大問題,是猶如「石頭爆出來」的後設角色,此外還要自作聰明,以為可替角色賦予深度,可惜結果令人尷尬——戲中有句對白未知是否翻譯「有心」,透過角色之口直言電影情節就像「膠劇」,可謂自嘲得很。
如前所述,英雄遲暮的故事,其實大有發揮空間,可惜劇本捨本逐末,反而安插一段Mike「不堪回首」的過去,時空更回撥到與Marcus拍檔前的歲月。
本片主戲,源於Mike當卧底時的「孽緣」,愛上目標人物即犯罪集團頭目Isabel(Kate del Castillo飾),甚而在後者被捕時,已懷有Mike的孩子Armando。她多年逃獄後銳意復仇,並利用長大了的兒子Armando(Jacob Scipio飾)出手。Mike在戲中前段遭受伏擊,不過那時未知兇徒是自己兒子,而兇徒也不知目標是自己父親。
這段「過去」誠可拍成「前傳」,但本片卻僅用輕輕幾分鐘交代作罷,這種謎團處理顯得操之過急。Mike還在該段「忽然感慨」,拍檔Marcus也驚覺自己「不認識」眼前好友——其實,作為觀眾都會感受到。因為該設定衍生的,乃人生遺憾、親情缺失、愛情背叛等沉重元素,但倘要營造足夠感染力,肯定要有一定鋪塾方成;在前兩集毫無伏筆的情況下,突然加插如斯「爆炸性」劇情,絕對是「驚嚇」多於「驚喜」。
Will Smith縱是好戲之人,但於此「貪心」劇本裡,他所演出的「感慨萬千」賣力模樣已屬盡了人事。畢竟,劇本的硬傷太大,一場演出挽救不了整體質素。後來Mike與反派攤牌,跟兒子相認,就像那句無意的「翻譯」一樣,很像「膠劇」情節,充滿堆砌及狗血味道。而且,中後段還要安排重要角色身故,刻意煽情、悲情的意味就更濃烈刺鼻。
電影之俗套,尚在於流露添食味道。故事結尾,是Mike向兒子暗示可用卧底方式「贖罪」——電影發展至此,觀眾卒之明白:哦,原來硬插兒子設定,目的是為開拍續集鋪路……這種「交棒」,跟鐵甲奇俠寄語蜘蛛俠不可相提並論。當然,原先的「Bad Boys」老拍檔是否真的退休?抑或上演父子兵?觀眾還須耐心等候;只不過,看罷本片,實對續集沒大信心與期望。
荷李活鬧劇本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今年繼續是續集之年,作為2020年第一波的《重案夢幻再重組》就令人失望、失笑。要銳意改變風格並非壞事,但至少創作人要紮實地寫好劇本,不要自以為是地畫蛇添足,後設過了火位絕對是一場災難,而本片是一活生生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