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台港客家親
筆者走訪過地球上無數的客家同鄉會,會所以台北的大埔縣同鄉會最為豪華,以香港、東京、新加坡的標準,都堪稱「甲級寫字樓」,像許多星級酒店一樣,要啪卡才能按動樓層數字。香港大大小小的客家商會社團散落在港九,但多數在「五十年不變」的老舊樓廈。
據台北市大埔同鄉會黃東祥會長介紹,這個會所與香港有密切關聯。話說前年仙逝的香港實業家田家炳,也是大埔客家人。這位低調的富豪,早年給台北的大埔鄉親們捐資,在市中心認購了多處大型優質物業。黃會長說田先生還設立奬學金,每年100名。獲奬者從小學一直讀到博士,皆可獲得田家炳教育基金頒發的款項。
「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是田老的座右銘。他的慳儉到了凡人難以想像的地步:八十大壽也不摆酒。一瓶礦泉水一直拿在手裡,從機場拿到賓館,不喝完絕不扔掉。一雙鞋穿了十年,但他捐建的學校逾三百家,他曾被評為「感動香港十大人物」,獲得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筆者在他辭世時寫過一篇文章(鏈接:https://www.thinkhk.com/article/2018-07/22/28227.html)讀者如有興趣可參看。
在會所見到相識多年的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長古龍建。他是退役將軍,還是公費留美的博士,可謂文武雙全。筆者乃弱質女子,對軍旅既無興趣也知之甚少。經古將軍介紹,才知道客家人不僅在黨政商學界人才輩出,在軍界出類拔萃者亦眾。最近震驚海內外的「黑鷹墜落」事件,是國軍歷史上最嚴重的空難,殉職者多是軍中精英,其中有三位是客家裔,包括參謀總長的的侍衛官。古會長說,大致上跟他同期退役的將軍,就有五位客家子弟。
大埔是遐邇聞名的將軍縣。從大陸隨蔣公遷到台北的客家官兵有很多,其中一位是如雷貫耳的梅州大埔人羅卓英。他在戰場上是鐵血將軍,在台灣每遇鄉親父老,卻是謙謙君子。羅卓英是陳誠的鐵杆哥們。倆人是保定軍校的同班同學,還是同桌,教官之一是黃琪翔,也是梅州人。陳誠是蔣介石最寵信之將。
說到抗日名將,筆者聽過張自忠、薛岳、杜聿明、王耀武、張靈甫、孫立人,但僅限於「聽過」,原來論作戰次數之頻繁,戰區跨度之大,戰績之輝煌,以羅卓英為最。民國元老于右任稱其「行三萬里程,打二百回仗」,以集團軍總司令的身份參與的大型會戰多達八次,轉戰於全國五個戰區,甚至遠徵國外,出任印甸遠征軍總指揮。
筆者雖研究客家文化多年,家鄉亦是梅州,但有些細節卻是聞所未聞,所以每次出行都覺得收獲滿滿。譬如大埔三河壩有一座中國最早興建的中山紀念堂,始建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大埔的百侯幼稚園,則是大陸最早的農村幼兒園之一,在陶行知的影響下創辦,於1936年開始招生。
探究這個縣名的由來,亦可窺見中國歷史。話說五胡亂華,大批流民南下,衙門為方便統一管理,東晉年間在湖寮設縣取名「義招」。因當地層巒疊嶂,「七山二水一分田」,唐宋時改稱「萬川」。再後來,因客家人稱旱地為「埔壩」,壩多面廣遂稱「大埔」。
有個無從考證但很有趣的傳聞。上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初,大陸與香港的生活差距非常大,偷渡客很多。話說有一群大埔縣人在羅湖邊境偷渡被截停,哨兵詢問來者戶籍,答曰「我係大埔人」,哨兵大手一揮放行,因新界確有地名叫大埔。
筆者走訪當日,碰巧趕上該會每週都舉辦的山歌學習班,祖籍梅州、惠州、河源各縣的鄉親們濟濟一堂,用不同地方口音的客家話同唱「阿姆的雙手」、「採茶阿妺」,還録制了客家春晚的賀歲節目。作客他鄉,筆者感受不到獨單,而是「客家天下親」的濃濃情意。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