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倩蕾:由借零錢坐巴士到DIY口罩 高壓抗疫下2件生活美事
抗疫防疫,洗手洗手洗手,排隊排隊排隊,真累人,有兩件同抗疫有關又無關的生活美事,趁記憶猶新先記下。話說疫潮下,公司採一三五及二四六分組返工政策,減少聚集,到我返公司那天,竟因太鬆懈遲了起床,磨打腳成功追到目標巴士,但上到車匆忙間才發現忘了帶八達通,摸勻全身,只有一張$50紙幣,十分尷尬。
正計劃跳車之際,一位大叔出現嘞,他掏出五大元交給我,叫我隨便拎去,大家一輪你推我讓,盛情難卻就收下,真正救我一命,原以為萍水相逢,有借無還實屬正常,那想到今朝竟在巴士站再遇大叔,人生在世,有甚麼比借到遇到又還到更開心?
至於生活美事之二,是早幾日去深水埗,見識好多變變生命力。疫潮下大商場都水靜鵝飛,但在深水埗街頭卻是大異其趣,除了地攤走鬼檔都人頭湧湧;就是賣布一條街,竟然都有小店代縫製口罩,自己揀啱心水防水布,盛惠$80,一星期起貨,窮則變,變則通,認真有市場觸覺。
事實上,在一罩難求下,網上不少人亦發起自製布口罩,貪可重用夠環保?台灣醫生陳冠廷,就粉墨登場,拍片教大家自製布口罩,認為只要定期更換口罩中的濾芯,一般人普通日常生活,已起到保護作用,雖不完美,但總好過不戴云云。事實上,數年前他在泰國、緬甸邊境的醫院義診時,也遇過當地醫護人員戴布口罩,認為布口罩製作簡單又環保,雖不及外科口罩的效果,但至少能阻隔飛沫,如為口罩再加上濾芯,就更完備。
不過需注意的是,英國公共衛生部一項關於流感的研究指出,外科口罩與自製口罩均能減少佩戴者噴出的微生物量,但預防傳播方面,自製口罩的效用只有外科口罩的三分一,換言之,只能作為預防飛沫傳播的「最後一著」,較毫無防護裝備稍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