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常態化防疫措施考驗施政智慧

2020-03-04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88d2406b-8f92-40fd-a9a7-3b80daf71f78.jpg

內地疫情明顯受控,3月2日中國內地31個省市區新增確診新冠病例只是128宗,相信很快會降至全國一日新增少於100宗。除去湖北省,其餘30個省市區連日來只是有單位數的新增病例。

與此同時,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團隊近日在《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期刊發表研究文章,建議嚴格的防控措施實施至4月底。筆者一些在內地做小生意的朋友對此大為驚訝,認為現在才3月初,疫情已經明顯受控,但眼下超嚴格的防控措施,還需要持續多兩個月?

我跟他解釋說:鍾南山所言沒有錯。因為鍾南山的身份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是傳染病學專家,他的著眼點是如何盡可能減少病毒傳染的機會,因此,要等待病毒個案安全消滅後一段時間才放鬆,並沒有錯。但朋友解釋說,現在對做生意的人而言,最大的問題已經不是疫情,而是極其嚴格的防控措施,包括全部餐廳不能堂食、大量商鋪仍不開門、很多村莊的道路仍然封閉或半封閉(不對外人開放)。朋友質疑,在個別地方,例如廣東省本地新發病例已連續多日歸零的情況下,是否還有必要持續下去。

我認為,這就考驗當權者的施政智慧。鍾南山的角色是傳染病學專家,他的建議是建基於他的專業角色,並沒有錯。但治理社會的問題方方面面,傳染病防治只是其中一個方面,還要考慮經濟、社會、政治、民生。鍾南山沒有必要考慮其他因素,因為他只是傳染病學專家,但當官的必須綜合考慮。嚴格來說,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類似這種可以持續的措施,是應該堅持下去的,這不僅僅是為了預防新冠疫情,而是有利於預防各種病毒傳播。但是類似封路、封鋪、停市、停學的措施,長期持續的社會代價十分大,就有必要隨著疫情逐漸受控而適時檢討。

單純從傳染病防控的角度考慮,永遠不復市、不復學、不聚會,是最理想的;但由此而來,對國民經濟的毀滅性打擊,對民眾生活、學童學習的影響,甚至會令很多人患上精神病,這就不是傳染病專家思考的問題。在危急關頭,施政者也許只考慮一方面的影響,而忽視了其他因素,但這種不平衡的狀態必須及時扭轉。大部分的情況下,社會管治都是尋求各方面的風險達致合理平衡,令總風險降至最低,如果長期只盯著單一風險而忽視其他風險,只會令總風險大幅上升。因此,未來如何做好常態化的防疫措施,才最考驗當權者的施政智慧和管治思維。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歷經三年的反覆折騰,冠病疫情留給了中國很多教訓。這些教訓既包括如何及時準確地研判疫情,建立有效的防控體系,更包括及時調整防疫措施,減少公眾對疫情的盲目恐懼,盡量避免過度防疫給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于澤遠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