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新冠肺炎:禁食野生動物前路漫漫
一個多月來,中國採取了嚴苛的防控措施,終於使得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民戰爭」初顯成效,且有望在一個月左右後結束戰鬥。然而,同期進行的禁止交易和食用野生動物的戰鬥則不容樂觀,也許仍需幾年乃至幾十年的努力。
中國上月宣布將全面永久禁止野生動物交易。這一禁令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讚揚,認為這將推動全球打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中國是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宣布一道禁令並不難,還能成為頭條新聞,但要徹底禁食珍禽異獸陋習,則難上加難。在中國數千年歷史文化中,以健康和地位之名而食用野味以及野生動物入藥,都由來已久。
此外,多年來監管不力和腐敗,也催生了野生動物貿易和消費這一龐大且組織有序的暴利行業,包括野生動物養殖業。據媒體報道,2016年行業規模就達1250億元(約180億美元),從業人員超過600萬人,而且這還不包括規模可觀的黑市交易。
在規範和控制野生動物交易和消費上,中國做的還遠遠不夠。2003年沙士疫情之後,中國曾實施過為期半年的類似禁令。據信,沙士病毒是由果子狸傳染給人類的,而果子狸是廣東一帶的一道佳肴。沙士疫情共導致全球近800人死亡,被感染人數超過8000人。而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已造成全國3000多人死亡,8萬多人被感染。新冠病毒也來自沙士病毒家族,據信是經蝙蝠和穿山甲傳染給人類的。
由於這次疫情給中國帶來的政治和經濟損失更大,因此領導層採取了更強硬的方式。習近平主席上月在講話中坦誠,儘管早就認識到食用野生動物風險很大,但野味產業依然規模龐大。他要求各級政府不能再無動於衷,要加強法律實施,堅決取締非法野生動物貿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
為響應和落實這一要求,在未對現行法律進行必要修訂的情況下,中國就匆忙宣布除了科研和藥用之外,全面禁止買賣和食用一切陸生野生動物。根據現行法律的規定,只有國內和國際認可的瀕危物種才受法律保護。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全國人大已宣布推遲召開全會。官方也表示,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將是今年立法的優先議程。
過去幾周裡,政府幾乎每天都有打擊偷獵、非法交易和消費野生動物的措施出台,或各地法院都會公開對偷獵或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犯罪者判處徒刑的案例。國家級電視台也反覆播放公益類廣告,呼籲尊重自然,不要再食用野味。
公安部公布的最新數據,可以讓人們對野生動物交易情況和規模有個初步了解。在截止3月2日為期不到一個月的嚴打行動中,全國警方共查獲野生動物9.2萬隻,野生動物製品5300公斤,包括獼猴、各類珍禽、孔雀、野豬和果子狸等。
毫無疑問,接下來幾個月裡政府會繼續嚴打,宣傳活動也會轟轟烈烈。這將有助於震懾對野生動物的需求,但同時也可能導致非法交易活動轉向地下。
對偏愛美食的中國人而言,「山珍海味」被視為財富和健康的象徵。(食用)猴腦和熊掌等典型「山珍」被視為富人和精英階層的身份象徵。普通人吃不起這些山珍海味,但也誤信食用野味可以強身健體、祛除百病,因此就食用一些不算太昂貴的動物和野味,如貓、狗甚至老鼠。
中國一直推廣傳統中醫,這又使得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努力變得更為複雜。根據規定,一些瀕危動物器官已被批准可以入藥,包括穿山甲鱗片、犀牛角和虎骨等。這也是緬甸、柬埔寨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野生動物走私案激增的原因之一。同時,這些國家也有食用野味的習慣。
由於新禁令並不包括野生動物的藥用用途,因此人們擔憂走私者會利用這一例外條件,繼續從事非法生意。
幾十年來,政府鼓勵飼養野生動物,用於醫療、皮毛及食用等用途。新華社上周報道稱,一些養殖場成了偷獵者的銷贓平台。為了利潤,它們不惜鋌而走險,把偷獵的野生動物充當人工養殖的動物進行銷售。但要關閉這些養殖場、切斷野生動物的供應鏈,政府也有難處。目前,經濟增速放緩,新冠肺炎疫情令經濟雪上加霜,如果此時採取行動關停這些繁殖養殖場,會導致大量人員失業,這是政府的擔憂所在。何況,這樣的養殖場大多位於偏遠貧窮的農村地區,野生動物養殖和貿易已經成為當地人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根據中國政府設定的目標,今年年底必須實現全國整體脫貧。
同時,依據新禁令,那些經營野生動物的市場將被關閉。據信這次新冠病毒就是源自武漢的一個海鮮市場,該市場已被關閉。媒體報道表明,這類市場交易額僅是中國野生動物交易的冰山一角。野生動物偷獵和走私者非常狡猾,他們轉而利用微信等社交媒體工具來進行交易和招攬客戶。
要想打贏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交易這場戰役,就必須舉全國全社會之力,長期堅持不懈,才能贏得最終勝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