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便秘定義與成因 及早發現腸道問題

2020-05-04
醫·思維
醫·思維是集專業醫學、日常健康生活、醫護業界關鍵資訊於一身的新平台。由本港資深編輯團隊主理,集合各專科醫生的意見,搜羅每天最值得關注的醫學新知。
 
AAA

e2.png

便秘或排便不順暢都是都市人常見的腸胃問題,便秘除了影響身體排毒,更會為我們增重,而且想去又去不到那種焦躁的確困擾。時正入秋,身體水份不足,更是加劇便秘的季節。

怎樣才算便秘?

每個人的大便習慣都不相同。每天一、二次或隔兩天才有一次大便,都可算正常。只有當糞便的量過少,既硬且乾,不容易排出,或隔多天才有一次大便,才算是便秘。

要了解自己的排便和身體狀況,可以透過觀察糞便的軟硬或排便時的順暢度而知,布里斯托糞便分類法 (Bristol stool form scale) 這種分類法則將糞便分成 7 種型,便秘時較常會出現第一和第二種型;第三型和第四型是理想的便形,尤其第四型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狀;肚瀉時則會出現第六、第七種型。

第一型:排出顆粒、分離的糞便

第二型:凹凸不平的腸形

第三型:香腸形狀但表面龜裂不平滑

第四型:表面平滑的腸形

第五型:塊狀、光滑的糞便

第六型:邊緣粗糙、糊狀的糞便

第七型:糞便呈水狀且不成形

為何大便會又乾又硬?

當你有大便的感覺,只要稍為忍住,這種感覺便會很快消失。若錯過上廁所的時機,糞便在腸道內停留過久,水份會再被吸收,糞便因而變得更為乾硬。當乾硬的大便經過肛門,可能將肛門的組織撕裂,形成痛楚。所以刻意壓抑排便的需要,只會造成惡性循環,便秘問題更難處理。

便秘的成因?

若果突然地發生便秘,應留意身體是否同時出現嚴重警號,如大便帶血、肚痛、嘔吐、發燒、體重下降等,如有的話應立即找醫生進行檢查,以確定便秘的形成是否由嚴重的腸道疾病引起。類似症狀常發生於腸癌、腸塞、直腸炎或巨結腸病、脊椎神經病等人士身上。

腸癌有便秘這個徵狀,是基於腸道被腫瘤阻塞。至於腸塞,可能因之前接受過腸道手術,引致腸壁互相出現黏合,小腸氣也可造成腸塞。腸塞患者,除了會便秘外,還有輕微的肚痛、嘔吐、食慾不振,此等病徵來得較急,通常於 2-3 日內發生。

便秘的另一個成因是功能性障礙,跟 3 個「不足」有關,包括:攝取纖維不足、水份不足和運動量不足。

前兩者容易理解,而運動量不足並非指一般都市人欠缺運動,實質指需要長期臥床的患者,他們因身體無法郁動,排便出現困難,容易發生便秘。

除了一些病理成因,心理因素亦可觸發便秘。舉例說,有些人習慣於家中洗手間排便,當處身在公眾地方時,可能擔心公廁不清潔,就算有便意時也無法排便。生活方式未能配合,以致未能在有便意時立即如廁,如剛轉換了一份新工作,若然工作期間要緊守崗位及不方便上廁所,久而久之會養成強忍大小便的習慣。

如何改善便秘問題?

1. 作息定時。每天有適量的運動。保持心情輕鬆。

2. 飲適量流質,例如開水、清湯、果汁、奶品等。

3. 多吃蔬菜或有穀皮之食品,例如全麥麵包。

4. 多吃生果,尤其是西瓜、桃子等含多水份的生果。

5. 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

6. 輕瀉劑只可收一時之效,但解決便秘後便應停止使用。

 

Source: 衛生防護中心 衛生署 NCBI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