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借「蔣某事件」警告資本不得主宰輿論場
社會名流的艷史、婚外情總是特別吸引眼球。今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太子爺」、35歲的淘寶天貓總裁蔣凡被曝與淘寶第一網紅張大奕有染,而踢爆這段醜聞的赫然是蔣凡妻子。蔣夫人在微博上開火,隔空點名警告張大奕停止招惹其老公,震撼全網。一時間,「原配手撕小三」「貴婦PK廠妹」等有聲有色的故事傳遍全網,拖累阿里股價一度猛挫近2%,市值一度蒸發超過400億港元(72億新元),張大奕背後的美國上市公司股價更一夜暴跌10%。
蔣凡事件最終以男主角被阿里除名合伙人、記過、降級、取消獎勵金了事,理由是「個人家庭問題處理不當」「給公司聲譽造成重大影響」,但阿里也強調經查明蔣凡與張大奕的經營活動無利益輸送。另一方面,蔣夫人的微博則在她開撕後立馬被禁評,她揭發的熱辣八卦竟沒登上微博熱搜榜,引起網民批評微博與阿里利用資本實力護短。阿里是微博第二大股東,持股高達30%。
事情眼看就像一陣風般過去了,豈料一個多月後,蔣凡化身「蔣某」再次刷屏——中國網管部部門前天宣布,針對新浪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干擾網上傳播秩序」「傳播違法違規信息」,責令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新浪微博還將面對罰款的行政處罰。
不必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蔣某」指的就是蔣凡,他在一夕之間從緋聞男主角,變為讓新浪微博熱搜停業一周的導因。據說,下周四的中國電商「618大促」原本是蔣凡的「正名之戰」,如果他領導的天貓能漂亮地壓倒勁敵拼多多,就能穩住他在阿里的地位,此時緋聞再次被喚醒,他運氣顯然不佳。
至於網管部門為何出手處罰新浪微博,自然不會是為了介入家庭糾紛,而是要震懾中國網絡世界裡呼風喚雨的資本勢力,警告它們不得以金錢操控輿論場。
互聯網公司利用搜索功能牟利,製造熱搜、熱度的相關假象,其實已有很長一段時日了。在中國,社交媒體上許多看似網民自主選擇的結果,包括熱點排行、數據、聲量與熱度,都可以用錢買,更不是秘密。2018年上半年,中國網管部門也曾接連下令新浪微博整治熱搜榜、熱門話題榜等版塊。中國主流媒體也乘勢而上,批評微博「熱搜榜」背後的灰色產業鏈,花錢不但能上熱搜,也能使負面新聞「撤熱搜」,網上的新建搜索詞、粉絲、點贊、閱讀數、討論人數等也都有報價,可以買賣。
《北京青年報》當時測算,一天24小時保持在熱搜榜需要幾百萬人民幣,這類操作當然非升斗小民玩得起,但對財雄勢大的富豪或企業,或者需要造話題、打造明星的營銷公司、經紀公司而言,只不過是生意經的一部分。
然而,官方整治歸整治,資本對輿論的操作也在繼續前進。只要出得起錢,就能控制信息的散播或消失,從選秀節目、偶像養成類節目中造出某個紅人,還營造成是網民自主選擇的假象。所謂的「流量明星」應運而生,指的正是顏值高、粉絲眾多,常年佔據微博熱搜和娛樂頭條,話題度火熱,卻讓人記不起有何代表作的年輕藝人。
網絡有句流行話說「流量為王」,想想也蠻虛假的,因為流量可以人造,所以資本更是王,能營造一番虛假的狂歡,再從中牟利。
時隔兩年後,官方再次敲打微博,指明其問題是「干擾網上傳播秩序」,強調網站平台「不得隨意干預信息正常呈現」。許多人這樣解讀個中信息:輿論場也是「國之重器」,資本不得操控輿論場,換言之不容許國家權力被資本分薄。還有人猜想,這會不會是互聯網反壟斷的導火索?
從維護信息自由的立場看,輿論不論是被資本或權力操控,都不是讓人樂見的結果。不過,當輿論平台被資本異化時,官方的監管就有必要。畢竟資本的本質是逐利而不是道德,輿論陣地被資本操控是個可怕的概念。
同時,近年還有另一個現象值得警惕:社媒不只打造流量明星賺錢,也拿民族主義牟利。出於刷流量的動機,有的媒體與平台誇大渲染或凸顯外國對中國的打壓,塑造中外對立氛圍,或者渲染國外負面新聞、炒作「多國渴望回歸中國」之類的刺激民族主義的假消息。這些輿論的張揚,有的引起了西方對中國的誤判,懷疑中國走和平道路的決心。是誰在主導與生產這類輿論?它們究竟對誰有利?是自媒體公眾號,是資本、還是國家?這個問題,是不是也該研究一下,管一管?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