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立:文學作品透視百變「港孩」
在疫情放緩之際,許多大型展覽陸續開展,其中香港書展稍早時宣布活動如期在7月中舉行。
以往書展吸引許多家長為小孩搜羅書籍,有時候見到他們大包小包的,把買到的書帶回家中讓小孩看,有時候更連著書架、書桌等文儀用品搬走,真是可以用「俯首甘為孺子牛」(做牛做馬的「牛」)來形容。
但從另外角度,看到小孩有父母長輩照顧周全,也印證社會生活水平和品味高,小朋友生活豐足也是可喜的。
回想初中時,唸到一篇課文,是著名香港兒童文學家阿濃的《委屈》。這是一篇十分地道的香港兒童文學作品,短短的故事,道出了早年香港的生活面貌,與今天小朋友受百般呵護相比,簡直是天淵之別。
文章充份反映當年:一個資源短缺的社會,一個當白領工作還是薪水低微的時代;父母形象是威嚴的,以體罰教育子女是常事;孩子是「野孩子」,可以一大群人在球場裡爭玩風箏,沒有管理員走過來,限制這限制那。
圖為六十年代的香港。(政府檔案處網頁圖片)
故事主角李克勤,在故事中連受兩次委屈,一次是與其他小朋友在球場玩風箏,被人搶去和撕破手上的風箏,與他們打起架來,被父親抓回家,不由分說,「跪下!」父親唬出兩字,兩巴掌就扇到李克勤臉上,李克勤不忿,晚飯也不吃,站在家門的牆角直到深夜睡著。第二次是家裡不夠錢給李克勤買校服、交學費,他硬著頭皮回校上課,被老師罰站,到課室後面背對同學。父親奔走之下到中午都沒法把錢借到,就帶李克勤到他公司,等待父親向經理借薪水,還是不果。最後父親要脫下他新買的西裝外套(這暗示父親是從事白領工作),拿到押店抵押,才可領到錢,冒著寒風買校服給孩子,替他交學費。當年不流行袋子,校服還是用紙包起來的。
這篇故事是1959年面世。今天香港社會,人們大多很難想像到沒錢交學費、沒錢買校服,風箏要一大群人搶著玩的處境了,這些委屈隨著經濟和文化發展,社會面貌改變,都成為過去。用這篇《委屈》和今天孩子的生活日常相比擬,雖然我們今天的物質生活豐足很多,但酸甜苦辣還是出現在大人和小孩的生命中,有許多故事題材等待著創作人發掘。
作者電郵: cheung_cheuk_lap@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