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走進香港客家功夫群體

2020-06-26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IMG_6518.JPG

研究香港客家文化二十多年,筆者卻是第一次走進客家「武林盛宴」。這是一個「男人的世界」,來自港九新界的十多個門派的功夫師傅濟濟一堂,筵開五席,弱質女子如我似乎與整個環境不甚協調,有不少朋友打趣問是否「棄文從武」了。

因為疫情影響,香港客家功夫文化研究會一年一度的春茗一直拖到盛夏,但各路武林高手把酒歡聚的熱情不減,所以有了日前晚上在馬鞍山石門舉行的盛會。

IMG_6557.JPG

IMG_6562.JPG

筆者受李天來、傅天宋兩位師傅之邀赴會,但提前一小時到達,因為要與該會主席藍玉棠先生(沙田排頭村村長、前沙田鄉事委員會主席)做訪談。雖第一次謀面,藍主席見面就說對筆者並不陌生,因為他兒子曾經買一本書送給他,正是拙著「客家香港文叢」。這是「以文會友」的鮮活例子。

香港的原居民,大部分是客家人,明末清初至今,數百年間從粵東山地陸續遷徙而來。也因此,香港功夫受南方流派影響最早亦最深。客家武師分佈港九圍村。歲月滄桑,經近半世紀以來香港社會經濟的極速發展,流傳於香江的客家功夫亦產生巨變。有部分傳人隨著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移民潮移居海外,有更多的武館則由於經濟原因被迫關門。一直沒被主流媒體所關注的客家功夫,則日益與社會脫節,許多依靠身傳口授的傳統功夫未能傳到下一代,不少拳種和派系皆面臨失傳的危機。從長遠保育客家功夫文化的角度,怎麼去系統整理客家功夫亦成為最迫切的任務。

IMG_6564.JPG

IMG_6572.JPG

席間與客家功夫研究會的創會會長趙式慶攀談,得知該組織從2015年2月成立至今,為協助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相傳,做了許多有效的保育工作。譬如舉辦一年一次的「客家麒麟及功夫文化耀香江」,得到特區政府康文署的全力支持,與中華國術總會及城市大學合作,先後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及城大舉辦「客家功夫三百年:數碼時代中的文化傳承」展覽。這是全球第一個新媒體功夫展覽。

利用現代科技發揚光大傳統功夫,是非常值得探討的新路徑。用三維動態影像技術,香港建立全球「武術活態資料庫」,以每秒120格的幀率捕捉人體於三維空間的活動,精准記錄及保存功夫的一招一式。用全息投影 (Pepper's ghost),以一比一尺寸立體客家功夫大師的動作,對功夫教學,非遺承傳都極具有意義。

該項目更邀得澳洲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德國的多媒體藝術家以功夫動作為藍本,製作動畫,將功夫的套路及轉動的形態以抽象的美學形式呈現,有力推動了中華國術在西方世界的弘揚。

IMG_6565.JPG

藍玉棠表示,客家功夫有不同派別。如東江周家螳螂、朱家螳螂、白眉、龍形,等等,各有絕技。由於客家人長期顛沛流離,四海為家,面對險惡生存環境,磨練出刻苦耐勞的族群性格。習武成風,正是為了對抗海盜、山賊及兵亂,在歷史的演變中發展出不同的拳法,講求腰馬扎實,猛如虎豹,飄若蛟龍,一擊必殺,令對手防不勝防,故有「招不過三」的說法。除了拳頭,客家功夫的器械多為棍、桿、雙刀、鐵尺、彎鈎、鐮、柳針和大刀等。

趙式慶認為,香港功夫片名揚世界,但普通市民對在香港扎根最深,在某種程度上對鄉土文化意義更大的客家功夫及麒麟文化,卻幾無接觸甚至一無所知。

以筆者對客家功夫的有限了解,此中藴含中國文化自強不息的密碼。傳統文化妥善保存在博物館,是遠遠不夠的。所渭「薪火相傳」,就是保留及傳承同步進行。「活化」要靠年輕一代的積極參與,才能注入生生不息的澎湃活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