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倡四選址設物流業用地
香港作為區內物流中心,但團結香港基金發現本地物流業發展缺乏長遠規劃,加上基建投資落後,令本港物流業優勢漸失。基金會倡議於新界4個策略位置建設物流樞紐。同時提出遷置葵青貨櫃碼頭。
順道解決「棕地問題」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報告指,由於支援物流業的用地長期供不應求,迫使營運商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租用新界空置農地進行物流作業,從而導致「棕地問題」的出現。 基金會認為,政府應適時為物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出路,並從「硬件」及「軟件」兩方面提出五大政策建議,提供全面的基建及政策支持。
建設物流樞紐以及連接的交通基建
基金會首先提出於新界4個策略位置建設物流樞紐以及連接的交通基建。基金會認為,4個選址均於物流樞紐位置上具策略性,可加強香港物流業與大灣區和世界的聯繫,為空運物流、電子商貿、港口後勤等相關行業提供多達930公頃的產業用地,容納近12.5萬個職位。
選址包括: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該地毗鄰香港國際機場,同時亦是港珠澳大橋在香港的落腳點,是連接大灣區與世界的雙門戶。
龍鼓灘和屯門西地區,即將通車的屯門赤臘角連接路與 機場相連,正在草擬的屯門西繞道亦可連接新界西北,是機場物流後勤地的理想選址。
新界西北地區,為港深西部公路的落腳點,亦可成為深港物流「西進西出」的集散地。
新界北地區,此區有即將開幕的蓮塘香園圍口岸,接駁深圳東部高速,為另一「東進東出」陸路物流樞紐。
改革產業用地分配機制
基金會同時建議改革產業用地分配機制,確保物流樞紐土地能公平分配予中小企及棕地作業者,基金會建議政府重新考慮相關的土地分配機制,改變價高者得的一貫競投做法。此外,基金會亦建議物流樞紐由一個專責的法定機構管理,以協助業界升級轉型。
遷置葵青貨櫃碼頭
早前基金會已提出遷置葵青貨櫃碼頭,騰出市區核心地帶的寶貴土地。今次基金會再次強調,本港的港口轉運業務佔比與日俱增,令堆場面積有限的問題更為棘手,葵青貨櫃碼頭周邊後勤用地,超過四成未盡其用,5年前政府對部分用地的長遠規劃措施至今仍未落實。
目前葵青貨櫃碼頭連同周圍的工業用地,再加上政府建議的青衣南填海區,合共佔地近790公頃。這些土地坐落於市區核心地帶,交通網絡完善,適合用作住宅及其他用途,以滿足經濟發展及民生需求。
檢討及制定產業政策 成立策略性產業法定機構
基金會建議政府定期進行經濟策略檢討,並制定產業政策,以促進物流等策略 性產業的發展。港麼亦應成立專注策略性產業發展的法定機構,升級香港海運港口局、香港物流發展局及香港貿易發展局,或將之整合為 專責策略性產業發展的法定機構,以協助物流及其他策略性產業的持續發展。
料2030年將有390公頃棕地被收回作住宅等用途
基金會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在網上記者會上說,根據基金的土地研究報告,預計到2030年,將有390公頃棕地被收回用作住宅等用途,可供物流業使用的土地將會出現負增長。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就表示,新型肺炎疫情和地緣政治角力正在改變當今世界的貿易和供應鏈格局。為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政府應適時肩負責任,以社會及業界的整體利益為導向,及時採取行動,從而維護香港在世界貿易及物流版圖上不可或缺的角色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