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內循環與雙循環的理論

2020-08-31
周顯
時事評論員
 
AAA

7978.jpg

「內循環」的完全版,應是習近平主席說的「雙循環」:「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誰都知道,分工和交換是經濟世界的最基本原則,在可能的情況下,分工愈細、交換愈多,經濟愈是繁榮。推論下去,市場愈大,經濟狀況愈佳,因此,不論是共產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都明白貿易對經濟的重要性。

這並非沒有例外,例如幾十年前的阿爾巴尼亞、柬埔寨、印度,皆曾經試過愚笨式地經濟鎖國,但這只是智障式領導人和白癡國民合力炮製出來的個別行為,不足為訓。

此外,也有一些國家是因國際制裁而被迫鎖國,例如1935年後的意大利,現在的朝鮮,但這並非代表它們不明白鎖國的壞處,而是迫不得已,無法不自鎖而已。

現在的中國也是差不多的情況:不是它想搞以內循環為主體的經濟,而是面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的合力制裁,只沒有其他抵抗招數,只有一方面在可能的情況下自給自足,這就是「內循環」了。

另一方面則要盡力打開局面,在可能的情況下找到最多的外國貿易,這就是「雙循環」了。

然而,從最宏觀的角度去看,地球經濟本來就是一個「內循環」﹕我們根本離開不了地球,那為甚麼我們的經濟不因這「鎖世界」而陷入衰退呢?也許還可以說,在新大陸發現之前,美洲和舊世界也全無貿易可言,為甚麼當時的兩個世界也不因此受到影響呢?

這答案的解釋有2個:

第一,世界經濟是愈大愈好,但這並不代表,少了誰就是天大不了的事情。

第二,這是習慣的問題:一個經濟體本來有1億人的市場,一旦增加了,變成了2億人市場,經濟自然大好。可是,反過來看,一個經濟體本來有10億人的市場,縮減成只有5億人,照樣會衰退。

為甚麼會有這個情況呢?一來固然是總量變少了,二來是經濟結構應付不了新形態,這好比一個月入十萬元的人突然減少了一半,由於沒錢供樓以及支付種種日常花費,很容易破產。但1個月入1萬元的人突然加薪一倍,卻可活得很豐裕。

 

文章原刊於《am730》。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