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建議改革通識科考評模式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有關新高中通識科的研究報告,向政府建議保留通識科作為文憑試必修必考科目,但取消於大學聯招中計算通識科得分,改以合格與否作為升學要求,又建議為增強考評機制的公平性及靈活性,當局可以考慮只列出及格或不及格兩個評分等級,並加入寫作以外的其他考評模式。基金會又指,近四成的教師以社交網站資料作為教材,影響教材中立性。基金會認為政府有需要審核教科書,建議政府提升教科書的質素,並有需要擴展至教科書附帶的補充練習及教材。政府亦可擔任中間人,將推薦電子教材匯編為網上指南,讓公眾查閱。
團結香港基金委託嶺大訪問了400多名通識科教師及71名校長,六成半的受訪教師認為校程限時時間內,難以深入探討所有單元的關鍵概念。有83%受訪校長認為有需要審核通識教科書,分別有5成受訪老師及約1成受訪校長認為,現時市面的通識教科書沒有出現偏頗。
有參與今次研究的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78.9%受訪教師指從報紙及刊物取得資料作為通識科主要教材。他說,目前好多報刊的報導都屬偏頗,煽情甚至不是事實,不合適作為教材。而「未經過深層次思考的批評,未必達到獨立思考的目的」,可能令學生思想更加狹隘。他建議,通識科建立學生的正確社會責任感,開拓學生知識,加入更多科學原素,讓文及理科的學生,學習更多其他科目的知識,做到「文中有理,理中有文」的願景。並要培養學生多元學習能力,包括創意解難,明辨事非的能力。
黃玉山又說,跟據一些老師反映,部份通識科成績較好的學生,可能只是表達能力較好,非思考能力更高。因此建議改變考評制度,只以「合格/不合格」評分,減少考試,並加入更多的考評方式,避免過於著重學生的語文能力。
基金會同時建議政府進一步改革,公佈課程發展議會—考評局通識教育委員會的委任程序,任期限制及意見回饋機制,加強考評及課程發展的委員會多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