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義偉時代開啟 李世暉析日本外交政策

2020-09-22
 
AAA

105881448.jpg

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程教授李世暉。

105881450 (1).jpg

政治大學校園。

新任日本首相菅義偉上任後,外界紛紛關注是否會維持安倍晉三的外交路線。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程教授李世暉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9月到北京上任的新日本大使垂秀夫,或許是重整日本對中國情報分析的體制,對於未來日中關係的影響,值得觀察。

李世暉指出,安倍晉三任內外交成績頗受肯定。在安倍上任初期,比起外務省內部的「中國幫」,安倍相對信任「美國幫」,「中國幫」在不被信任的情況下失去影響力。當2017年安倍想要再與中國建立緩和關係時,就只能靠親中的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今年9月垂秀夫出任駐華大使,他在北京的重要任務,是為了重整日本對中國情報分析體制。

李世暉指出,這是日本對中國關係正常發展必須要做的事情,也就是徹底、精確地瞭解中國。不能只聽中國外交單位餵的資料來決定日本外交政策,一定要透過詳盡的整理與分析,方能制定對日本最有利的對中政策。

李世暉表示,台日關係在安倍任內,已經與日中關係切割。以前台日關係很少拿到首相官邸討論,大多被歸類為事務性議題,由外務省內部的「中國幫」外交官討論。第一次拿到官邸討論是馬英九政府時代的漁權問題。之後,台灣問題逐漸變成官邸討論的議題,拉到「元首」級。也許台灣議題不會那麼優先,但已經不是事務性議題,而是政治性議題。現在日本官邸很常在網絡上與蔡英文互動,以前不可能。因為過去,多數人認為,日中關係變好,日台灣關係就會變差。

李世暉認為,優先順位也許會有,但日台關係已逐漸與日中問題切割。能夠這麼做,除了漁權問題被迫拉到檯面討論以外,第二是安倍對於外交非常熟悉,對台灣有親近感,而且任期很長,許多關於台日關係的重要議題,可以直接在官邸處理。菅義偉不一定像安倍一樣瞭解台灣,但台灣重要性在安倍任內已經提升到一定位階,變成首相官邸位階的議題。這是安倍留下的政治遺產,營造了未來台日高層交流的環境。

李世暉分析,日本過去以來,外交政策相對比較消極,自己就放棄了可以扮演的角色,這是戰後日本外交體系低調的關係。在安倍任內留下一個制度上的改變,讓未來首相在安保和外交時有很強的權力依據。只要這個首相有民意支持,就容易推動主動積極的對外政策,因為制度是支持的。

至於未來日中關係會很難判斷,因為美國大選會是關鍵。李世暉說,即便特朗普連任,會不會延續強力反中仍是未知之數。而民主黨拜登當選,也不一定能回到過去的中美關係。日本的安倍政權留下另一個政治遺產,是與特朗普的緊密互動,對日本外交有利。安倍大概是少數可以與特朗普談條件的外交「元首」,多數的國家遇上特朗普都只能給,但是安倍可以跟特朗普拿。換了拜登之後,日本也許處境會很尷尬。但日本也換了首相,日美關係恢復到制度上的安保互動。如果是特朗普當選,安倍留下的政治遺產有助於日美關係近一步發展。安倍依舊是特朗普最重要的國外友人,他也會持續扮演重要的角色。

李世暉預測,在美中持續競爭的環境下,日本在美中之間的重要性會日增,日本現在的路線就是讓美中拉着他。但日本會面臨選擇上的困難,比如安全保障與供應鏈重組等等。中國為了拉攏日本,會給日本很大的方便。對日本來講,未來一方面會採取呼應供應鏈重組的美國需求,慢慢把在中國生產線移出,另一方面則是要求中國更進一步開放市場。若中國希望經貿上面日本能與中國合作維持貿易自由化,中國就會選擇開放國內市場以拉攏日本。

李世暉認為,如果特朗普沒有連任,就是全新格局。拜登的體力很難主導繁重的外交與國防事務,那時候,美國最有外交實權的會是國務卿。現在大家不會關注美國國務卿是誰,因為特朗普一把抓,而且政策經常改變,所以是誰不重要。但若是拜登當選「總統」,誰擔任國務卿就非常值得關注。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兩個村爭來爭去,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爭沒用,要以事實說話,問題就在標準上。現代社會講科學,污水是髒水,對人體總是百害而無一利,但人體和自然界都有凈化能力,只要自然和人能接受就符合科學。那麼,就需要一個各自都能接受的標準。

    紀碩鳴  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