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澤遠:台海擦槍走火風險有多大?
中國大陸解放軍戰機昨天又出現在台灣西南空域,這已是解放軍戰機連續12天進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
台灣空軍照例對大陸戰機進行「廣播驅離」,但大陸戰機對此不以為意,將台灣防空識別區視若無物。
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9月17日及18日訪台後,大陸打破兩岸多年來的默契,頻繁派出戰機突破台海中線,逼近台灣領空。外界原本以為大陸對美台警告一番就會罷手,但直到昨天,解放軍戰機仍在台海示威,意在宣示大陸根本不承認台灣方面認定的台海中線和防空識別區。
不僅如此,大陸還在加碼「秀肌肉」。解放軍最先進的四代隱身戰機殲-20近日在靠近台海的浙江衢州現身,被認為是在為台海爆發戰爭做準備。
衢州距離台灣約500公里,這意味着殲-20不必加掛副油箱,用機內油箱所能達到的作戰半徑即可投入對台作戰。大陸軍方不久前發佈消息稱,殲-20在演習中,對殲-10、殲-16等三代及三代半戰機取得17比0(擊落對手17次)的驚人戰績。也就是說,對台灣現有的戰機和防空系統,殲-20具有碾壓優勢。
它的到來顯然不僅為了對付台灣,也是對美軍可能干涉台海戰事的一種威懾。
解放軍這些前所未有的「秀肌肉」動作,讓大陸網絡輿論相當興奮。一些媒體和網絡名人預測大陸「解放台灣」的戰爭即將打響,台灣已經成了1949年初被解放軍圍困的北平(北京),隨時可能被解放軍收入囊中。
但台灣主流輿論卻要樂觀的多。大陸持續增強的軍事壓力並沒有明顯影響台灣股市,綠營媒體和多數年輕人相信大陸不敢動手,台灣社會依舊是一片「馬照跑、舞照跳」的昇平景象。
實際上,大陸網民的興奮和台灣輿論的淡定都有一定的依據。
解放軍戰機頻繁突破台海中線和台灣防空識別區,並不意味着大陸即將對台開戰。
因為,解決台灣問題不是大陸高層的優先選項。而且,真要武統台灣,大陸的準備工作也不會僅限于軍事領域,經濟、輿論、國際關係等方面都須充分配合。
另一方面,解放軍加大對台施壓動作確實增大了台海擦槍走火的風險。一旦擦槍走火,實力明顯佔優的解放軍勢必不願吃虧,衝突很可能擴大,造成難以收拾的後果。
雖然台灣執政者擺出不懼戰爭的姿態,但對擦槍走火可能引發的後果,還是有比較清醒的認識。
在解放軍戰機連續施壓之際,台軍將「第一擊」的權利修改為「自衛反擊權」,規定如果大陸對台方戰機有明確攻擊跡象,才由台「空軍作戰指揮部」下令台軍飛行員進行「自衛反擊」。
台灣此舉等於收回了前線部隊反擊解放軍威嚇的權利,明顯含有妥協意味。在兩岸軍力相差懸殊的情勢下,台灣這種低姿態確實有利於降低台海擦槍走火的風險。畢竟,大陸眼下並不打算武統台灣,只要能夠有效避免擦槍走火,台海局勢不至於失控。
同時,美國雖然樂意鼓動台灣與大陸對抗,但也沒有意願或準備在台海與解放軍刀兵相見。
以「反中挺台」著稱的美國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9月23日在一場智庫活動上明確表示,台灣是中國大陸的「紅線」,美國須小心應對,美國不是要幫助台灣在一場與中國大陸的全面衝突中致勝,那是不可能的。
實際上,無論中國大陸,還是台灣和美國,都不願看到兩岸走到戰爭結局。正因如此,雖然台海近期戰雲密布,大陸一些網民熱血沸騰,但台海擦槍走火,甚至爆發戰爭的風險在整體上仍然可控。
不過,台海維持多年的和平現狀確實受到了破壞。即使台海短期內不會擦槍走火,不會爆發戰爭,但兩岸關係已經很難回到以前相安無事的默契狀態。
今後,如果台灣在朝向獨立的方向再邁出大步,或美台之間再有突破大陸心理的政治交往,大陸很可能以更嚴厲的軍事行動作為回應。長此以往,兩岸關係緊繃的那根弦終將拉斷,全面對決也無可避免。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