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隱不恭先生:林鄭去北京要回了什麼?

2020-11-07
 
AAA

34334.jpg

林鄭跑了一趟北京,尋求中央支持。連續幾天,見了不少人,挺辛苦的。不過,究竟帶回了什麼東西,林鄭沒明說,港人也只能猜。

我的理解,有三樣東西是林鄭的訴求,回避不了的。這就是防控疫情,恢復經濟,紓解民困。但是,這三件事,都是頭痛的問題,不是跳一下就能解決的。

先說疫情,香港已錄得五千多宗,這兩天,仍有不明來源的感染病例。來自第三國的輸入性病例,幾乎沒有斷絕。近期觀察香港航班的入境來源地,印度仍然是首選。眾所周知,印度的疫情,已僅次於美國,大量有錢及有香港身份的印度人,紛紛將香港作為避險地。疫情防控,就怕百密一疏,漏洞堵不住,香港疫情便不可能根本好轉。

恢復經濟,標誌是什麼?無非是產業鏈要轉起來,市場要活起來,人氣要熱起來。資金流,資訊流,根本還是人流,即人的流動。人一朝不能流動,香港經濟便絕無恢復的可能性。大家可以想想,目前,歐美疫情再度爆發,香港對全球的經濟交流,影響十分巨大,可用淒慘形容。同時,香港融入內地,或者說再低一點,融入大灣區,也是困難重重。一個普通商人,來回一趟,需要隔離28天,又有誰會有這樣的功力和耐心?

經濟無法快速恢復,紓解香港民困,肯定就是一句空話。這兩天,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一個香港女孩吐槽民生之苦,流傳甚廣。她說到,買一個打火機,要花十幾塊,如果要買房,她掐指算來,需要從宋朝開始攢錢。這段視頻,由小見大,點出了香港民困的短期和長期的真實狀況。

說了一圈,這三件事,其實都是相互關連的。從短期來看,防控疫情,或是當務之急。這是一切工作的起點。從媒體報導的字裡行間,我也注意到,北京的態度其實是明確的,支援是肯定的,也涉及方方面面,但一切都有前提,你必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比如,疫情的防控,來回通關的便利,不是北京一句話就可以開的,這需要評估香港的疫情控制狀況,否則,內地的百姓, 也不會安心。

因此,如果我是林鄭,近期的重心,應該放在有效控制疫情工作上。真正讓香港成為一個無憂的港灣。比如,粵港互通,健康碼互認,既要中央點頭,也要評判香港作為,缺一頭都是不行的。內地和港人,其實都是希望放寬14天隔離限制的,不過,現在誰都不敢輕言放開。為什麼?無非就是擔心。這件事,是需要成績單的。對不對?

有意思的是,現在內地早就可以隨意流動了,內地和澳門也可以便捷往來。香港什麼時候可以呢?我無端猜測一下, 林鄭從北京要回來的,重要的一條,那就是信心,相信港人自己能力的信心。

當然,我不是林鄭,也做不了。我就是有點著急而已。

港人其實是有能力的。

 
延伸閱讀
  • 官方新華社發稿還有這麼一句:「希望香港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工作。」熟悉內地政治語言的都知道,這話不可謂不重。

    李伯達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