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達:不見棺材不掉淚 拒絕通關釋放信息
特首上周進京,拜訪了商務部、衛健委、發改委、科技部、民航局、證監會,均獲一把手接待。媒體注意到,除了證監會及衞健委,其他四部委會見時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全程陪同。以往只有中央領導人接見特首,中聯辦及港澳辦主任才會陪同,這次中聯辦主任首度「傍實」,究竟是否新模式,尚待觀察,但凸顯了西環角色日趨吃重。
中環西環「行埋」已是新形勢下的現實。駱惠寧身兼港澳辦副主任,扮演「監軍」角色,早就「登堂入室」,擔任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家安全事務顧問,港區國安委主席正是特首。
特首此次進京,圍繞防控疫情、恢復經濟及舒解民困三方面爭取中央支持,有何具體成果她秘而不宣,稱將在施政報告公佈,但事先張揚將爭取毋須本地疫症連續14天零個案下,亦可與內地免檢疫通關,卻無功而返。她稱,最終問題是香港防疫抗疫工作要做得更嚴格,政府不會為了香港的經濟理由及港人訴求,而不理會內地人民的健康。
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韓正在會見特首時,在記者面前有不少例牌的客套嘉許,但官方新華社發稿還有這麼一句:「希望香港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工作。」
熟悉內地政治語言的都知道,這話不可謂不重,沒有在鏡頭前說,是留了面子,但不滿之情溢於言表,也道出了不願通關的根本原因。這句話反其意理解,就是:香港沒有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沒有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沒有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工作。
回顧特區政府接近一年的抗疫,一開始就沒有明確以「清零」作為抗疫目標,而是以「控制疫情在低水準」作為抗疫策略,接受了「西式」與病毒共存的理論。沒有意識到無法「清零」,經濟就無法恢復。經濟崩塌,失業率飆升,後果很嚴重。
因此,整個防疫缺乏統籌兼顧,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是依靠限制社交距離,「甩漏」不斷,包括疫症爆發之初,對外國回流港人的檢疫安排粗鬆,後來獲豁免檢測的機組人員和海員又爆疫情,造成病毒擴散。而在內部防疫,容許有病徵的人士「周街走」,患者確診後仍留在家中等候入院,即使出現「疫廈」,也不是強制檢疫。
最令北京不滿的是,中央派出六百人醫療隊赴港協助全民檢測,卻遭到各種抵制,包括各種妖言惑眾,特區政府掌握不了輿論主導權,甚至一度強調「自願參與」而非全力動員,最後只有178萬市民參與,效果大打折扣。內地不少民眾對此也頗感憤怒,認為是熱臉貼冷屁股,不能再嬌慣香港了。
特首此次進京,本來令港人重燃「大約在冬季」的通關希望,如今再度粉碎。十幾年前,香港對國家具有巨大價值,京港關係良好,那時候是天之驕子,幾任特首進京幾乎都是「有求必應」,時空轉變,如今中央已經不容「予取予求」。不見棺材不掉淚!拒絕通關,客觀上也釋放這樣的信息:「攬炒」不是那麼好玩的,與內地隔絕只有死路一條。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