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順圍:任由魚塘變荒地不是保育 適度開發緩衝區利人鳥共存

2020-12-09
 
AAA

WhatsApp Image 2020-12-09 at 10.44.30.jpeg

秋冬季節來臨,每年差不多時候也有一群過客取道香港稍作休息,然後繼續踏上征途,說的就是長途遷徙準備過冬的候鳥。米埔濕地就是牠們長征的驛站,要好好招呼這一群貴賓,濕地保育的工作自是不可或缺,不過保育並不等同任其自生自滅,妥善規劃土地,令居民與周遭環境融合共存,總比任由魚塘丟空荒廢來得合適。

城規會1999年在后海灣一帶設立濕地保育區(WCA),並於2014年隨邊境禁區開放而延伸至蠔殼圍、馬草壟一帶。目前整個濕地保育區佔地合共約1,784公頃,當中就包括約1,500公頃的「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濕地」,港人熟知的「米埔自然護理區」就在其中,每年冬季都會有約60,000隻水鳥來到后海灣過冬,場面壯觀。

濕地保育區內有6成土地皆為魚塘,魚塘的生態價值在於其營運操作的方式,能否為水鳥提供覓食的環境。但隨著養魚業在港式微,作業魚塘數目日益減少,不少魚塘已然荒廢,部份更見污水流入、野草叢生,再難以發揮其濕地價值。曾有環團揭發,米埔附近的新田有魚塘即使位處保育區內,早年仍被非法填塘,遭規劃署勒令停工恢復原狀,至去年卻再度被填平變成露天貨櫃場,有關情況禁之不絕。

濕地保育區本身的生態價值極高,一向限制發展,不過保育區外500米範圍的濕地緩衝區(WBA)並不等同保育區。目前本港共有約1,200公頃土地屬於濕地緩衝區,設立緩衝區的原意,是在保育區和城市建設之間「漸進式」融合接軌,同時讓保育區的生態環境保持完整。不過,目前許多緩衝區土地已淪為棕地,常有大量重型車輛出入,無法發揮有效緩衝作用。

目前港府以得過且過的態度應對濕地緩衝區之問題,只做門面功夫,僅限制建築發展卻無視魚塘丟空荒廢,非法填塘事件更令緩衝區內生態價值日漸降低,這對保育區造成負面影響之餘,更浪費珍貴土地資源。對當今土地匱乏的香港而言,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可以借鏡?「英國野禽和濕地基金會」97年就將泰晤士河畔的水庫改建為倫敦濕地中心,並將水庫部份土地售予發展商興建住宅,由發展商承擔改建成本及向基金會捐款,作為保育基金營運中心之用。近年也有本地發展商試行人工管理濕地,但仍只屬少數例子,政府亦未有很多政策配合推動更多相關項目。

要保育本港濕地,「不作為」再不是有效解決方案。目前在濕地緩衝區內的私人發展項目,政府往往只容許0.2至0.4倍的發展項目地積比率,港府大可考慮以增加地積比率作為誘因,要求發展商負責妥善管理、活化區內荒廢魚塘或相關生態用地作補償,達致土地發展、生態保育共生共贏。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近日環境保護署有條件批准粉嶺高爾夫球場發展公營房屋的環境評估報告,但發展時需要盡量保留林地,減少建屋對樹木的影響。其實對當地最好的自然保育,就是維持現狀

    劉健宇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