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成:古蹟文物需保存 最忌淪為盲保育
近日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因清拆工程而發現戰前古蹟,成為滿城熱話,不少市民皆驚嘆這地下建築之宏偉,紅磚圓拱石柱讓人猶如置身古羅馬遺蹟之中,要不是被區內街坊發現而及時阻止清拆工程,這珍貴的古蹟恐怕已被無情拆毀,事後水務署與古蹟辦互相塞責,事件除突顯政府各部門嚴重溝通不足外,亦折射出政府徹底失敗的保育政策,應保存的不保存,不應保存的卻硬要抱殘守缺,淪為不折不扣的盲保育,白白浪費了香港極寶貴的土地資源。
是次主教山發現的地下古蹟,因其獨特性及稀有性,固然值得保育珍存,更可發展成為歷史文化景點,然而過往政府所保育的舊建築,卻難言值得保存,筆者多次在專欄中指出,如中區政府合署東座及中環街市等舊建築,實在無保存的價值,中區政府合署東座設計只能以平平無奇來形容,隨著政府總部在2011年分階段遷往添馬艦的新政府總部後,中區政府合署東座本可發展成極具價值的商業項目,奈何一早已列入「保育中環」計劃當中,而中環街市則坐落於港島區黃金地段,本來極適合商業發展,但有團體要求政府把中環街市列作歷史保育,其後中環街市更被剔出勾地表,前後拖拉近二十年,期間一直丟空荒廢,近年才交由市建局進行簡約的活化方案,除大量浪費時間和社會資源外,更重要的是香港又少了一幅可供發展的貴重土地。
近年社會大眾對保育的概念不斷提升,然而香港畢竟是國際大都會,在保育與發展之間,定必需要有所取捨,其實香港地少人多,政府一直致力拓地以應付社會的發展需要,然而不少社會人士卻以保育為旗幟,硬要保留一些殘舊的建築,而保留下來之後,卻又未能充份發揮其歷史價值,徒然浪費社會資源,唯盼社會各界以大局為重,對保育採理智態度,別再視城市發展為洪水猛獸,窒礙香港的繁榮進步。